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章(1 / 2)

&esp;&esp;据说这位谢探花刚崭露头角不久,京城里就有盛赞他容貌气度的诗词流出了。而后还衍生出不少话本和逸事,勾的京城不少待字闺中的少女春心萌动。

&esp;&esp;明淳帝对着温聿珣左看右看,怎么看都跟“少女”这二字搭不上边,竟也中招了?

&esp;&esp;不过这对帝王来说倒不是一件坏事。

&esp;&esp;历朝历代都有功高震主之说,对君王而言,外患解决了,那么解决外患的人便成了最大的内忧。

&esp;&esp;可若是这个“内忧”耽于情爱,无心权术呢?

&esp;&esp;甚至这“情爱”的对象还是个无权无势的男子。

&esp;&esp;如此一来,既不必担忧温聿珣会借正妻的母族之势继续壮大自身,甚至连子嗣的后患也没有了。

&esp;&esp;哪怕他之后纳妾,生出的孩子也只是无名无分的庶出,难成大器。

&esp;&esp;心下有了考量,明淳帝面上却不冷不热道:“执昭胃口倒是不小,一来就盯上了朕的朝中人。”

&esp;&esp;他呵呵笑了几声,而后话锋一转,如同一个真正慈爱的、关心小辈的长辈一般,说道:“此番你立了大功,人倒也不是不可以给你。”

&esp;&esp;“只是……娶男子为妻,虽前朝有先例,却毕竟不是正统。你还年轻,子嗣问题也需考虑。朕怕这道旨意一下下去,如若你日后后悔了,朕倒是做了恶人了。”

&esp;&esp;温聿珣道:“臣不敢。”

&esp;&esp;“臣知陛下良苦用心,可臣心念于谢临,早已立誓非他不娶。”

&esp;&esp;“至于子嗣……臣本为罪臣之后,幸得陛下垂青,以拥有戴罪立功的机会。但到底是血脉肮脏,本就不该再流传下去……”

&esp;&esp;“够了。”皇帝骤然打断他:“祸不及子女。朕既用你,就是将你与父族彻底割席。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道理还用朕教你?”

&esp;&esp;“你是朕与皇后亲手养大的怀玉侯,是半个皇家人。若再让朕听见“肮脏血脉”这等混账话……”

&esp;&esp;他说着像是怒极,一巴掌拍到了面前的桌案上,震的案上的奏折都往上弹了弹,“便去太庙跪着抄百遍《孝经》。”

&esp;&esp;温聿珣默了默,而后叩首,深深拜了下去:“陛下恕罪。臣知晓,以后定不会再这般胡言乱语。”

&esp;&esp;明淳帝这才像是勉强满意般颔了颔首,冷哼了一声:“起来吧。谅你年轻气盛。”

&esp;&esp;“赐婚一事,既然你心意已决,朕多说也无益了。回去等着吧,过两天就让你把人风风光光的娶进门。”

&esp;&esp;——

&esp;&esp;明淳帝思及三日前的场景,对谢临道:“怀玉侯于你情根深种,此次赐婚,是他苦求而来。”

&esp;&esp;“朕怜他痴心一片,想来你二人也是般配,年纪相仿又郎才郎貌,也不算委屈了你。至于情谊,总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esp;&esp;他本无意替人解释,只是不愿替温聿珣担这个骂名。圣旨一出,朝野上下必定哗然。

&esp;&esp;那些食古不化的老臣定要搬出“有违祖制”“非明君所为”的说辞;传到市井坊间,更不知要生出多少不堪的闲言碎语。

&esp;&esp;可若是说明了是温聿珣自己求的,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esp;&esp;怀玉侯镇远平敌,劳苦功高,护大雍安宁,身为君上却连他心悦一人的念想都无法满足,岂不寒了忠臣良将的心?

&esp;&esp;谢临还欲再说什么,却被明淳帝打断。

&esp;&esp;“好了谢卿。朕知此事来得仓促,难免令你无所适从。念在你才堪一用,朕特准你大婚后仍以朝臣身份入朝议政,不必困守后宅。如此安排——你可愿意?”

&esp;&esp;谢临知道,话说到这里,再纠缠下去就是他不识抬举了。

&esp;&esp;他垂下眼帘,将一切情绪压在心底。

&esp;&esp;“臣,领旨谢恩。”

&esp;&esp;——————

&esp;&esp;谢临从紫宸殿里走出来时指尖还是凉的,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倒悬着的沙漏,浑身血液都在逆涌,迟迟回不了温。

&esp;&esp;许是跪久了,站起来也便不适应了吧。他嘲弄地想。

&esp;&esp;“公子!”候在殿外的书童捧着狐裘小跑过来,踮脚为他系上,“外头寒凉,不比殿内炭火烧的旺,公子披上些。”

&esp;&esp;见人怔愣着不说话,小书童疑惑道:“……公子?”

&esp;&esp;书童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怎么像是魂儿都被勾走了似的? 可是陛下说什么了?”

&esp;&esp;他说着突然像是想到什么,瞪圆了眼睛,双手一拍,掌心合于一处,雀跃道:“可是陛下给公子擢升了?!长福就说!公子这般经世之才,肯定会被……”

&esp;&esp;“长福。”谢临打断他,秾丽到近乎雌雄莫辨的五官在雪色中泛出冷光,眼神里的锋利被压在艳色之下。

&esp;&esp;“去怀玉侯府。”

&esp;&esp;注1: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引自《周易》

&esp;&esp;第2章 梅枝问心

&esp;&esp;马车缓缓停在怀玉侯府的巷弄前,积雪上留下轮胎碾过的轨迹。

&esp;&esp;“公子要递拜帖吗?”长福小心翼翼地问。

&esp;&esp;谢临已然迈步上前,抬脚踏进侯府大门。

&esp;&esp;“不必。你回去等我。”

&esp;&esp;谢临走进去,迎面就撞上了一个身着黑色劲装、腰间佩着一把弯刀的男子。那人眉骨上一道刀疤格外醒目,谢临目光微顿,心中猜想这应该是是温聿珣的亲卫。

&esp;&esp;“谢大人来找侯爷?”刀疤亲卫抱拳行礼。“侯爷在后园梅林练剑。您要不去屋内喝盏热茶,待末将去通传?”

&esp;&esp;谢临听见他点出自己身份,双眉轻轻拢起,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圣旨,偏头看向他,目光带着些许探究:“你认识我?”

&esp;&esp;刀疤笑而不答,只做了个请的手势。

&esp;&esp;谢临收回目光,“不必。有劳将军引路,直接领我去梅林。”

&esp;&esp;穿过三重院落,沿途亲卫皆默然肃立,唯有铁甲在风雪中偶尔碰撞发出些细碎的动静,铿锵响动。

&esp;&esp;在前面领路的刀疤忽然在一株老梅前停下步子,对谢临道:“侯爷就在前面。”

&esp;&esp;梅林深处,温聿珣一身轻便长袍,手中长剑在风雪中划出凛冽寒光,剑锋划过虚空,红梅淅淅落下,在雪地上溅出点点血色。

&esp;&es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