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裘智一眼就认出这些仆人,正是之前在演武厅外偷看自己的那些人。想来是做贼心虚,所以一直在留意自己的动向。
&esp;&esp;莲花是老太太房里的丫鬟,听说过裘智审案的一贯作风坦白从宽,最先招供的犯人能得到轻判。
&esp;&esp;她虽不知姑太太犯了什么事,但自己和三爷做过的事,她心里一清二楚。县丞既然把他们都抓来了,想必已经查明了事情的真相。
&esp;&esp;一路上,莲花反复思考,觉得抵赖也是无用,不如主动招供,还能争取从轻发落。
&esp;&esp;老爷,我说,我都说,是三爷指使的。莲花既然下定了决心,等裘智一坐下,便迫不及待地认罪。
&esp;&esp;关山晓虽然知道裘智说的属实,家中的仆人迟早会背叛自己,但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轻易屈服。裘智还没开口,莲花就把自己给出卖了,他气得额头青筋暴露。
&esp;&esp;裘智深韵杀人诛心的道理,得意地瞟了关山晓一眼,笑得合不拢嘴。
&esp;&esp;莲花开始讲述:自从老太爷去世后,老太太就总说胸口疼,请了好几个大夫都没治好。大夫说,老太太多则一年,少则半年,因此家里早早就给她备好了寿衣和棺材。
&esp;&esp;说到这里,莲花有些扭捏,轻咬下唇,似乎不知如何继续。
&esp;&esp;何老六也清楚裘智的风格,正愁被莲花抢了先,失去了法外开恩的机会,看她语塞,大喜过望。
&esp;&esp;他抢过话茬,道:关家两个老爷,大爷虽然是长子,但腿瘸了,只能守着家业过日子。三爷是正五品的官,听说孝期一过就能再升一级。
&esp;&esp;何老六提起关山远时,语气中充满了不屑。裘智估计他早就觉得跟着关山远没前途,只是之前没有其他出路。如今关山晓回家,他自然想投奔过去。
&esp;&esp;老太爷虽说不把家业分给三爷,但大爷心软,肯定会留点给他。我是关家的家生子,除非赎身,否则一辈子都要在关家。良禽择木而栖,跟着三爷更有前途。何老六把自己的打算全都说了出来。
&esp;&esp;莲花本来还有些害羞,不愿把自己趋炎附势的想法暴露出来,如今见何老六没个顾忌,大大方方地说了出来,她也不再掩饰。
&esp;&esp;莲花不甘示弱地补充道::有一天,三爷回家,把老太太屋里和院子里伺候的都叫了过去,每人发了五两银子。他吩咐我们,如果老太太仙逝了,不要惊动大爷,先悄悄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