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4节(2 / 4)

esp;&esp;众人又吃茶谈笑了一番,忽然听到外头一阵骚动,有人叫道,“开始放榜了!先放的是男特科的!”——原来这几日正是放榜的时间门点,贡院外的茶馆生意都是极好,自从开特科之后,这些茶馆老板都是喜笑颜开,除了每三年会试热闹一番,现在又多了两科,叫这些做士子生意的老板更是财源滚滚了。

&esp;&esp;“快去,快去叫人抄榜!”

&esp;&esp;当然了,若是正科放榜,那声势要比现在更煊赫太多,特科毕竟有些不登大雅之堂,排场要弱上许多,虽也有官府衙役报喜,但民众并未像是对正科进士那般狂热崇敬,便连簇拥着报子的帮闲都不多,就是聚集去贡院门口看榜的考生,也要比正科考生平静一些——考完试大家都会对答案,对自己的分数多少有个数,而且过去几科的‘分数线’都是可以参考的,能不能中是很可以预估的。

&esp;&esp;有自信的人基本都是必中,差别只在分数高低而已,那种只拿了几十分的根本连榜都不会来看,要么直接放弃,要么就又去苦读了。所以,也很少上演什么欣喜若狂或者当场发疯的悲喜剧。

&esp;&esp;“我们女特科的名次什么时候放啊!”

&esp;&esp;“是了,说是男特科,其实我们女特科也有做男卷的考生罢?”

&esp;&esp;虽然很想去看榜,但此刻照壁前人头涌涌,女子是最容易被臊皮的——而且照壁前还全是男人!因此,大家还是习惯性地避开人多的地方,只是找听差随时传递消息,此时便有人好奇问道,“那她们的名次还是随我们排吗?”

&esp;&esp;“好像是分的,如果都考男卷,那就从男特科排名次,其实现在张的根本不叫男特科榜,现在张的叫黄榜,就是考的黄卷,如果都考黄卷,那分数就排在黄榜里,我们考的叫蓝卷,如果有一、二科考黄卷,那就和我们考蓝卷的一起排在蓝榜里,只是在分数中会标注什么分数是来自黄卷。”

&esp;&esp;张九娘消息最灵通,经她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两卷之所以会被叫成男特科、女特科,其实是大家以讹传讹了,考场分男女主要是为了管理方便,而卷子分男女,主要是因为蓝卷只允许女子选,男子选不得,而且女子也多选蓝卷,所以蓝卷被叫做女子卷,考场时,差役图方便就叫了黄卷为男卷,但相应的说来,黄卷是男女都可选的,所以放榜时,不可以把黄卷榜叫做男特科榜,只要有女子三卷都选了黄,还是可以列入黄卷榜的。

&esp;&esp;“其实如果不能三科都选黄,只选了一科黄,在蓝榜排名,对分数来说是不利的。”张九娘井井有条地为大家分析道,“因为黄卷较难,扣分点也很多,倘若做黄卷不能保证很高的分数,还不如做蓝卷——不过选做黄卷的女考生,对自己的水平都是有很大自信的,譬如说做黄卷可得140分,做蓝卷得150分,不差这十分——”

&esp;&esp;她的鼻子高高翘起,显然在昭告众人,她张九娘数学就做的是黄卷,卫妮儿看了也不免一笑:张九娘是制衣行家,所以她几何好数学也好,对数学的天分是旁人羡慕不来的。不过很显然,她的物理、化学水平就有限了,这两个应该做的是女卷。

&esp;&esp;不过,单单是数学做黄卷,也已经非常难得了,众女都敬她见多识广、出手大方,当下莺声燕语好一番奉承,张九娘正得意时,忽然见到远方报子飞奔而来,闯入茶楼,脸上却是有些愣怔,缓了缓神,方才大声道,“男榜状元是丛文浩,三科总分412分,榜眼,榜眼是……”

&esp;&esp;“榜眼是良妃王氏,三科总分4115分!”

&esp;&esp;众人一听,顿时大哗——男特科这状元倒还罢了,如何这榜眼,居然却是个女子?还是前些日子让朝野议论纷纷的王良妃?!

&esp;&esp;第519章 女进士们的去处

&esp;&esp;良妃王氏, 不但考的都是男卷,而且还考到了榜眼,距离状元只差05分?

&esp;&esp;这个消息, 别说是特科考生了, 就连一般来喝茶的百姓也是大感兴趣议论纷纷, 都围着报子要问细节,“如何女眷也能考男卷的?”

&esp;&esp;“怪不得她要离婚出宫那!原来倒是个特科的奇才, 原在宫中的确是耽误了的!”

&esp;&esp;“话不能这样说,许是此女事前就知道卷子……这原是安排好了的, 本来还要点做个女状元呢,却被那丛文浩暗地里杀出,用无懈可击的卷子夺走了到嘴的第一名……”

&esp;&esp;或许是因为买地话本的普遍流行,这种所谓‘扮猪吃老虎’的打脸套路,在众闲人中已很流行了,此话一出,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欢迎, 并且让很多人都好奇起了丛文浩的年岁长相, 又道,“这特科状元必定是个年幼的富贵公子, 身边不乏红袖添香,今日之事后, 说不得连良妃都要对他另眼相看——只是越是如此,越遭圣忌, 只怕陛下对良妃痴心不改, 要找状元郎的麻烦,有意给他许配个公主,坏了两人的因缘呢!”

&esp;&esp;“哪来的田舍郎, 千挑万选取出来的特科状元,焉得让他做驸马?你可见过哪个驸马做高官的?”

&esp;&esp;周围不乏有人笑道,“这是才子佳人的话本看傻了,我知道了,最近一定是看了那《虎鼎记》,那话本写得古里怪气的,一个小混混,是个女人都爱他,这是见一个收一个的套路,便照搬到这儿来了!”

&esp;&esp;“丛书生我见过,四十多岁了,背都驼啦!”也有人指点着报子带回来的榜单大声说,“人家出生年份写着呢,偏你啥也不知道还爱乱说,倒害咱家脑子里都编排一出戏来了!”

&esp;&esp;说到这里,众人也是噱笑,那说话的年轻人不服气道,“呸!四十多岁怎么了,说不准良妃也四十多岁了呢!”

&esp;&esp;得,这是个连皇帝的年岁都不知道的乡巴佬,只怕还把皇帝当成了前朝那在位不到一个月便去世的,才会有这样的误解,众人一听,益发笑起来了——虽然在天子脚下这有些罕见了,但其余州县中,这种现象其实却又很正常了,毕竟,各地的消息传递不便,且皇帝和众人的生活距离实在非常遥远,若是有人在天子驾崩时正好蛰居乡下数月,回城之后很可能就直接换到当今了,把当今皇帝当成其父,仔细想想虽然荒谬却也很自然。

&esp;&esp;“别瞎扯了,那我们还说王娘娘本来考了状元,是被压了那05分呢!”

&esp;&esp;女座里,也有些性大的女考生,隔着屏风开始为王良妃张目了,“良妃要考特科,是她自己的主张,必定是极为擅长的,又何来的事先知道卷子一说?要知道,如今天家还肯让她参考,已经是皇恩浩荡了,哪还会格外给予什么待遇呀?又焉知道她是否考中了状元,就是因为原本的风波,那群考官苦心孤诣,特特地找了瑕疵出来,给她压了分呢?”

&esp;&esp;这也不无道理,有些墙头草般的听众,不免也是点头称是,一会儿相信良妃是事先看了卷子,一会儿又相信良妃是被压分了,只是那丛文浩,原本因是状元而得到极大的关注,现场敷衍出了什么一路收美一路打脸的赶考路传奇,但却因为过早被叫破了年纪,还是个驼背,立刻打消了众人对他的兴趣,原本和王良妃的绯闻也烟消云散,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