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4节(2 / 4)

&esp;&esp;他考虑了片刻,“好吧,多少人想去?——都想去,那我们就都过去看看,你们也能练习一下拼音和汉语听力——我可是要考你们的!谁要是拼读不出上头的拼音,那……那也没有糖吃!”

&esp;&esp;大家都很听话,又拼命地点起头来,于是哈尔便抱起卓娅,带着另两个小的,让齐克奇看住了大的,一起往那处地方走去——这是个四面都是木板的地方,上头贴了一排排的红底招贴,重重叠叠,前头又打横摆了三张桌子,不少人都排队在那似乎在等着办事。看了让人感到非常新奇,德德玛对山丹夫说,“山丹夫,你可知道,我父亲想把我许配给你?”

&esp;&esp;她已经十一岁了,在草原上算是半大姑娘,山丹夫和她一路做伴,互相已经非常熟悉,“知道呀,可我额祈葛说,买活军这里可不允许提前定亲,他说买活军在婚事上的规矩,可和草原不同,有一种叫婚书的东西,非常非常重要,婚书要是写不好,这婚可就结不成了!”

&esp;&esp;德德玛不由分说地一把抓起山丹夫的手,“可不是,所以咱们今儿可得好好瞧好了,买活军的婚书是什么东西——要是没有道理的话,我们就不遵从它,等你十三岁,我们就回草原成亲去,生了娃娃再回这里来。”

&esp;&esp;山丹夫满脸愁容,可不敢反抗,只能低声嘀咕说,“我可不想生娃娃……”

&esp;&esp;显然,这件事轮不到他做主,德德玛如同未闻,把山丹夫拉到招贴板边上,鞑靼人视力好,隔远也可以看见招贴上的拼音,当下就念了出来。“吴家有子,年已廿五,身高165,体重120,收入……要求如下:三权——打圈……”

&esp;&esp;她其实很机灵,不但拼音说得好,一路也认得不少汉字了,汉语更是说得很不错,这会儿磕磕巴巴,连念带猜的,大致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对于这一句话,则无论如何不能理解了,不由得扭头望向哈尔,求助一般地问道,“三权,后头跟了一个圈,哈尔阿巴嘎,这是什么意思?”

&esp;&esp;第444章 买地婚俗(中)

&esp;&esp;“这三权一圈,就是要写在最前头,必定是要看到的,什么是三权一圈呢?便是这征婚者自身的财产权、人身权和工作权,这三者都要得到保障,也都愿意保障对方的,就一体打圈,若是不然,那就要仔细列来,自家可以不要什么权,或者不给对方什么权——这是所有婚书必须约定的东西之一,若是没有,那婚书不给备案,就不算是成婚,倘若私自生子,男女双方都要去矿山的。”

&esp;&esp;京城这一头,张兄弟也正在烛光下讲述着买地婚俗的奇特之处,木头夫妻都听得是入神,不由有问这三权具体的意思,张兄弟一一详细解释,二人也为之咋舌道,“人身权所谓,便是连家常口角互相捶打几下也是不成么?”

&esp;&esp;“若是双方都打圈了,那自然是不成的,打圈的人,往往还会约定罚金,譬如说倘若因暴力而被提告离婚的话,施加暴力者要赔一笔钱出来——这是一个耳光,抓一下都不行的,休要以为这条只框了男方,便连女方也有这般的事情,因双方口角,她连抓带挠只是撒泼,把丈夫头面抓破,第二日便被告了离婚,罚了约好的十两银子,她犟着不肯给付,便被送去矿山了。”

&esp;&esp;这木头夫妻虽是京城人士,但所住的街坊也不算太富贵,如何不知这女子撒泼时的凶狠?又知道在村中有一等说法,闹得越凶,丈夫便越能被降伏了去,因此所谓‘葡萄架倒了’的笑话,在坊间也是常见,听了都道,“那几下也不至于要命,竟如此严格?”

&esp;&esp;“婚书所约便是极其严格,一切依婚书行事,官府是只管婚书的,譬如某男常年殴妻,其妻告诉,分割财产时,因其婚书中未主张财产权、人身权,所以竟不能分得多少财产,又没有什么陪嫁,若要离婚,便几乎是净身出户,官府绝不会偏帮妻方一点。”

&esp;&esp;这话要在两面来说,第一面,在京城这里的生活中,丈夫殴妻的事情,很严重的应该也并不多,但争吵时打几个巴掌,踢几脚这压根不算是什么事,当然,舆论中不觉得这算是什么能耐,是持反感态度的,但要以此告诉和离,官府也绝不会支持;第二面呢,买活军的官府既然会管,似乎是贤明的表现,可却又只维护婚书,而不维护道德,这就难免令人费解了。

&esp;&esp;木头夫妻都陷入思索之中,过了一会,木头先道,“我懂了,买活军官府此意,其实还是为了推广婚书啊,若是婚书不写明白,官府也予以维护,那谁还认真在婚前斟酌婚书呢?”

&esp;&esp;张兄弟笑道,“正是如此了!当然也不是都不管,夫妻互伤至于官府所定的重伤标准的,入刑了那要治罪,不过倘若常年殴打,只是常年打巴掌踢几脚,没有什么重伤,那官府只看婚书析产,是不会考量这些事情的。

&esp;&esp;所以,这几年来,凡是在婚介所登记的也好,自己商量做亲的也罢,三权不圈,那你找不到良人,便是其余条件,花团锦簇,我只问你,你不签人身权罚金,什么意思?是否你有殴妻殴夫的爱好?我家的好女儿、好儿郎,成婚自也不是为了被人打的。”

&esp;&esp;这规矩虽然听时繁杂,但仔细想想,却十分入情入理,尤其是这番妙用,令人击节赞叹,都道聪明,“正是了,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如今婚嫁一事,就只怕所托非人,毁了一家的日子,有这婚书在,倒是可以起鉴别在前,只可惜咱们敏朝衙门,哎,不谈也罢,哪有为百姓婚姻考虑到这些的!”

&esp;&esp;木头媳妇是关心行情的,因问,“一般这样违规的罚金定在多少呢?此前张兄弟有言,这彩礼给付娘家,在买地已经不流行了,难道买地那处已经不作兴彩礼嫁妆一说了?”

&esp;&esp;“这三权,违规的罚金倒都还好,一般定在十两、二十两这样,若是定得多了,也没什么意思,因为官府是只管析产时给付罚金的,譬如说阖家财产就五两银子,哪怕罚金约了百两,官府也只管把五两给你,余下的你自己主张去。”

&esp;&esp;张兄弟答道,“有些婚书真正约定最严格的是忠贞权,一旦触犯此条,有了不轨之事,有约定了净身出户的,连一件衣服不能带走,需要赤条条地走出去,而且另一方还可以四处宣扬此事,如是,此人的政审分要扣一大笔——坊间传闻,出轨者无信不义,轻佻不可重用,若为吏目,纵不开革,以后也是不能提拔一次。”

&esp;&esp;“此条不分男女?”买活军处不可纳妾的事情,二人也是知晓的,但这规定的严厉程度还是超出想象,尤其是此条对男子的限制来说,是买地之外的百姓难以想象的——

&esp;&esp;“那么这里的男人,一辈子岂不是只能睡一个女人?”

&esp;&esp;在许县的广场婚介所旁,德德玛也这么大声地用鞑靼语问着哈尔,“我额祈葛说,越有能力的男人就拥有越多的妻子,我们经过的那些城市好像也都是这个样子!我们在船上,看到好多女人围着几个男人打转呢。”

&esp;&esp;哈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支支吾吾地说,“那个,那个不是他们的妻子,是舞女……买活军没有舞女,不错,在买活军这里,哪怕再有能力,一次也只能拥有一个妻子和丈夫。”

&e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