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sp;“我们既然是华夏百姓,所在之处就是华夏,怎么没有见到买活军的管辖呢?”
&esp;&esp;这些话,当然也不过是开玩笑般随便说说罢了,华人们并没有指望自己得到谁的保护,也习惯了承受异族的管辖。日子还是一天天的过,故土的事和他们终究没有太大的关系,是买活军也好,敏朝也好,只要弗朗机人还和他们做生意,美尼勒城就会继续兴旺发达——
&esp;&esp;他们所没有想到的是,买活军居然占领了壕镜!赶走了盘踞壕镜百年的弗朗机人!这下子,买活军的确是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了,而且是负面的影响,华人商船不敢再去壕镜做生意,弗朗机商船也没法过来,因为买活军封锁了南海海域,他们只能在那霸停留。这让美尼勒城变得相当的冷清,生意不足从前的一半,而且,理所当然的,弗朗机人对华人的态度,一下就又变得有些猜忌起来了。
&esp;&esp;事情不止于此,很快的,买活周报刊发了一期对南洋影响重大的文章,他们宣称了买活军对三宣六慰的继承——美尼勒城当然包括在吕宋宣慰司之中了,也就是说,买活军现在认为自己拥有了对美尼勒城的管辖权,而且,他们已经有了开拓南洋的计划,庞大的船队会在数个月内离港南下……
&esp;&esp;从那一刻开始,涧内就完全摆脱不了买活军带来的影响了,他们平静的生活,注定要被千里之外的一篇文章,一个念头打破——买活军已经收回壕镜了,他们会立刻收回吕宋吗?如果双方要再起战事,生活在美尼勒城的华人们该怎么办呢?
&esp;&esp;有些胆怯的人几乎是立刻就想要逃走回故乡去了,他们也正是这么做的,但更多的人走不了:船只有限、孩子还小,离开了吕宋他们该去哪里呢?故乡早已没了他们的生计,拖家带口,此土难离啊!
&esp;&esp;那段时间,涧内的氛围是恐慌而又低迷的,人们如同无头老鼠一般在街头巷尾攒动着,有威望的族中长者院子里,聚满了心事重重的汉子们,朋友们三两小聚,议论着吕宋后续的局势,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愁容,他们对于买活军是有些不满的——话说得威风,可吕宋华人的处境,你们想过了吗?
&esp;&esp;说起来,这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在那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北方的商船重新来到了美尼勒城,有个戴着义髻,貌不惊人的年轻人低调地走进了涧内城——
&esp;&esp;一年后的现在,涧内城里已经处处都是天妃的画像了,他们已经为战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军粮、药品、兵器、盔甲。现在,他们正在校场中做着战前最后的动员,在买活军的船只出现的前一天,所有华人都平平安安地撤回了涧内城,这是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他们还造了新的矮墙作为防御工事,这工事看着不起眼,实际上是水泥造的,相当的坚固。人们的心情要比二十年前沉稳了许多,而岛船、挽联、天使上神的出现,更让华人们的情绪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esp;&esp;“二十年冤血未凉,是啊!血还没有凉,仇也还没有忘啊!”
&esp;&esp;“谁说我们不是华夏的百姓了?我们说汉话,我们写汉字,我们汉人站在吕宋的土地上,华夏的政权愿意保护我们——这里就是华夏的土地!吕宋宣慰司也是时候重回华夏治下了!”
&esp;&esp;年轻人们亢奋地从校场中出来,一边议论,一边经过街巷回家去了,他们刚刚在校场中经过了天使的审阅,这让他们更是士气大增,谈笑中意气风发。“有人管我们,我们就从它的管,我们就是六姐菩萨的活死人了!”
&esp;&esp;“六姐菩萨就在岛船上吧!”
&esp;&esp;“真想上岛船去看看啊!”
&esp;&esp;“回来了?”
&esp;&esp;他们的母亲有许多刚刚拜过神,身上还有缭绕的香烛味儿,“快去冲澡睡觉!明天还要去校场操练呢——唉!”
&esp;&esp;她们到底还是忧愁的叹了口气,只是这担忧不是儿子们会注意到的,他们的情绪还是很高,“知道啦,阿嫲,啰嗦哎——这大晚上的又烧的是哪门子香啊?”
&esp;&esp;看到阶下的一注线香,他们不说话了,而是娴熟地上前双手合十,深深一拜。“先人保佑,沉冤得雪,大仇得报——你们的仇将要报了。”
&esp;&esp;这一夜,尽管城中再三声明,小心火烛,但城内依旧缭绕着香烟的味道,到处都可以见到星星点点的香火,在南洋潮湿闷热的气候中一明一灭,年迈的老人拖着步子,走过蜿蜒的街巷,指点着老屋中的新住户,“井边上一个……对,门槛上一个,就是这个坑这儿……屋里还有一个,受了伤藏在灶台里……都记得,都记得。”
&esp;&esp;他秉着幽幽烛火,在黑夜中缓步而行,口中喃喃念诵着天妃的名号,“怎么能不记得,把自个的名字忘了,都还记得……死了以后,四百年,五百年,也还记得……”
&esp;&esp;谁说华人健忘?这些记忆,刻骨铭心,只是从前,他们从来就没有忘却以外的第二种选择,现在,当岛船把另一种选择直接撞进了美尼勒城,撞到了弗朗机人的鼻子底下,深埋于道路的血污,似乎又重新翻涌而出,冒着血味的泥泡汩汩而出,流进了美尼勒城的教堂里,安静地凝望着十字架上闭目安宁的神像,似乎在无声询问:
&esp;&esp;你呢?
&esp;&esp;善忘的只有华人吗?
&esp;&esp;你见证了这一切,你还记得吗?
&esp;&esp;第409章 历史的眼睛
&esp;&esp;“郑地虎,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你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会被记录在案,拍摄存档,载入史册, 成为事件的一部分吧?”
&esp;&esp;“都让开——无人机要返航了——”
&esp;&esp;舷窗外, 宽大的甲板上有人正冲出去喊话整肃纪律, 谢双瑶一边在电脑上操作软件,一边很好奇地问,于是郑地虎嘴边‘嘎嘎’的笑容便立刻中断了, 他大张着嘴, 缓缓转向谢双瑶, 表情有一丝凝固的滑稽感, “这……”
&esp;&esp;“我倒不是说你表现得不好, 就是很好奇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
&esp;&esp;谢双瑶没有说假话, 的确有人正举着手机一脸严肃地拍摄着操作小组:会议室长桌上放了几台电脑,两边都有女娘正端正地坐着,查看着电脑上的显示画面,此外还有专门的操控员,坐在一边, 手捧遥控器严肃地操作着机器的飞行。
&esp;&esp;遥控器和电脑之间用hdi线连接,这让画面直接输出到了电脑上,郑地虎就是靠着电脑画面,直接用遥控器上的麦克风进行统战喊话——这间会议室里集中了好几个语言能力者, 他们通过监控画面来判断该谁出场。
&esp;&esp;遇到黑人,就让前黑人奴兵,现自由人谢黑檀上,谢黑檀的斯瓦希里语和弗朗机语都说得很好,因为他是第一代黑奴, 从非洲被掠夺过来还没有十年,不过,谢黑檀的语言天赋很强,很快就学会了弗朗机语,老家的话也还没有。
&esp;&esp;去年在壕镜光复之后,谢黑檀也是第一批投诚的奴兵,不过是两三个月功夫,他的汉语就说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