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道上被撞,不但车辆不负责,行人还要赔偿车损,因此百姓们让行得都很主动,一听到铃声,便立刻挑着担子回避到了一边去。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慢慢地往城里的市场走去。
&esp;&esp;七点多八点,城里的早市都快散场了,这时候进城,应该是远处村里来卖货的,赶今天的晚市,随后凭着村里开的条子,到买活军官营的‘村民进城客栈’中,用两文钱便能住一晚上,还能洗个澡,第二天赶了早市之后,如果把货物卖空了,那还能办点自己的事情,譬如很多人便会选择到医院来看看,为自己看病,也开些成药回村,多是一些止泻、退热的成方,这些村民多数在村里都是有职务的,是用村里的公款来买药,有时候村民自身,便是来学校里进修过的赤脚大夫。
&esp;&esp;当然,这样的医生水平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很高,但,至少要比以前好,武十三郎来了买活军这里以后,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义:只要比以前好一点,就能救活许多人的命。
&esp;&esp;没有大夫的村子里,有了一个赤脚大夫,原本懂得一些似是而非的医理,半巫半医的老农、农妇,来专门学校进修过之后,学会了新的卫生守则,带回了产钳和《赤脚医生手册》……每多一个这样的赤脚大夫,便会有许多条生命因此活了下来,买活军就是这样,通过严酷的规矩和不断的,几乎是强制性的教育,一批又一批地在这片土地上,和阎王爷在抢人那。
&esp;&esp;因此,买活军的医院,一向是人满为患的,而且他们的医院卖得最好的是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主要由甘草、陈皮这些万金油的药材制成的养生丸,有些甚至就只是面粉糖丸子——
&esp;&esp;这倒不是医院坑人,而是很多时候,百姓来看的病,或者治不好,或者压根没有必要吃药,但百姓们是不愿白跑一趟医院的,既然支付得起药费,多少也愿意开一些便宜的药回去吃,因此医院便开一些低价的药丸子给他们,只赚一点点极便宜的利润,让他们带回去吃了养生用,很多百姓吃了以后,都觉得身上见好,于是这些养生丸便更加畅销了,还有人多买一些,私下卖到邻省的村子里去的,听说到了外省,要一百多文一小包呢。
&esp;&esp;归根结底,这也是因为现在的医院对大多数疾病都无能为力,譬如腰酸背痛,这些多数都是活干太多了,身体耗损,需要减少劳动,同时多做些导引操,但这样的医嘱对病人来说没什么意义,因为他们不干活,谁给他们饭吃呢?
&esp;&esp;还有些病,纯粹是营养不良,又或者是陋习留下的痼疾,这也不是医生开药能解决的,有些百姓拉肚子来就诊,夏天尤其的多,一问,全都是因为吃了酸坏了的白米饭——别说喂猪,一来怕把猪给喂坏了,这比人吃坏了还难受,第二个,白米饭喂猪,这怎么舍得?这是要遭天谴的!
&esp;&esp;百姓们哪管这饭是不是坏了,哪怕发酸也照吃不误,还真别说,十成里九成人吃了没大事,只有一成人,吃了闹肚子,这也是因为有医院了,还不贵,便来看,否则都是自己挺过去算数,哪有小病小痛就找大夫的道理?
&esp;&esp;这些陋习,只能靠报纸上的教育来慢慢地消除,医生们只能解决他们能解决的问题,即便如此其实也已很忙碌了,尤其是云县医院,现在这里是全国最好的骨伤科医院,甚至于武十三郎觉得,哪怕是全天下,都没有比云县医院更让人惊叹的所在了。
&esp;&esp;首先,面向普罗大众,收费并不昂贵的医院这个概念,现在于买活军之外便基本是不存在的,其次,能操作这么多外科手术的大夫,武十三郎事前也没有听说过,主要是一般大夫行医对象比较狭窄,很难有这么多病例集中在一地。
&esp;&esp;便是军队里,大概金疮科的大夫也不太会去随军上前线,最多照管一下军官,哪像是买活军这里,上千个小脚女娘聚着做手术,一开始只有一个大夫敢做,到现在,十几个大夫都被教出来了,便是武十三郎,再旁观一段时间,可能也会有上手的机会,所有的大夫都要来学习这个手术,因为很可以预见到,将来这会是华夏国内非常常见的手术,大夫们经手操作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esp;&esp;虽然到目前为止,折骨缠还不算是裹足的主流,但假使说,华夏国内有万万人的话,那么哪怕一万个人里只有一个裹足女,那也将有一万人是折骨缠,而且,从人口比例来推算的话,折骨缠的女娘至少也有个几十万,如果都由一个大夫来做……那他活几辈子恐怕都做不完那。
&esp;&esp;这个手术,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做的,天气最热时不能做,最近天气转凉后,在夏日暂停了几个月的手术便重新开展了起来。武十三郎二人进入玻璃回廊的时候,里头已经聚集了五六个医生,正隔着回廊仔细地观察着手术室内的动静——病人坐在床上,手术床边放着两个架子,上头摆满了瓶瓶罐罐,还有泡在消毒水中的手术器械——刀、锯子,还有不可缺少的针线。
&esp;&esp;线是羊肠线,也是最近才实验出来的缝线,因为医学界的需求,现在买活军这里开始养羊了,不过数量不多,连缝线都是很昂贵的,但,没有办法,如果只用烙铁烙伤口,恢复期会很长,化脓感染的危险也很高。放足手术是会死人的,虽然不多,但几千台手术做着,不可能一人不死。
&esp;&esp;烙铁当然也是预备好了的,护士正在给它加温,往烙铁里不断地塞着烧红的炭。这一切使得手术床上的病人非常紧张,这个瘦小的姑娘双手紧紧地揪着床单,有一个护士专门陪在她身边,和她说话——这个护士也是后来新设的岗位,主要的工作就是缓解病人的紧张。因为乙迷的时间很有限,在准备时间里,病人只能清楚地看到大家在忙活,这会很加剧病人的心理压力。
&esp;&esp;“清点器械。”
&esp;&esp;手术就快开始了,从口型可以看得出来,主刀大夫正在发号施令——玻璃密封得好,声音是传不过来的。手术室里的护士们都开始查看自己负责的器械,并且开始报数,确认无误之后,护士便安抚着病人,让她缓缓躺下,同时打开了一个密封得很好的小桶,从中取出一块纱布,捂在病人口鼻处,并且吩咐她深呼吸。
&esp;&esp;真是……神奇……
&esp;&esp;见病人很快陷入沉睡,握着床单的双手也逐渐松弛,即便已经见过了百余次这样的画面,武十三郎也不由得还是悄然感慨:世上真有这种能够催眠的气体,比传说中的‘麻沸汤’还要更加效验。这是没有来买活军处亲眼见证以前,难以想象的事情。
&esp;&esp;成功的手术,其实程序都是类似的,没有意外就是最好的消息。病人深睡之后,护士开始进行麻醉测试——其实就是刺激如手心、小腿这些部位,查看肌体的反应,确认病人完全被麻翻过去之后,她在口鼻处换了一块湿纱布,又拿过一块纱布盖住病人的眼睛,随后便开始拿住她的手腕——监控脉搏,回头对医生们说了一句话,从口型看,‘心率下降,深度睡眠’。
&esp;&esp;医生们便立刻开始行动了,他们一把掀开床单,露出了遮在下头的双足,那上头已经画好记号了,护士又擦了一遍酒精,主治大夫便操起一把小锯子,飞快地锯入血肉之中,鲜血立刻就飞溅到了床边的铺好的油布上,当然还有医护们的油布外套上也免不得多添了血迹,但没有任何人止住动作,主治大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