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中显得那么自惭形秽、那么无所适从了,而是纷纷重新拾取了原本的老练,纷纷应和了起来,“是这个理儿!”
&esp;&esp;“能等的便等,我们是等不得的,生死自担!无怨他人!”
&esp;&esp;吴秘书话很少,也不领着大家敬拜六姐,尽管王琼华很渴望她带头来祈祷一下呢,她自己是时常私下偷偷对六姐像祷告的,但因为买活军这里不许搞迷信,始终没有一个组织来带领大家一起举行一个仪式,而王琼华觉得倘若能参与到一个集体里,和大家一起敬拜一次的话,她会打从内心获得极大的满足。
&esp;&esp;“手术的事情,由医生来做,钱是促进会在管,我这就说一句话——不要慌。”
&esp;&esp;吴秘书就说了这三句话,“六姐接你们过来,必定是要你们有用,手术做完了,都有各自的去处。不要急。”
&esp;&esp;不要猜、不要慌、不要急,这三句话不知怎么仿佛带了魔力,真就奏效了一般,让女娘们一下平静了下来,更有不少人眼中已经噙了泪水——或许是因为这是谢六姐对她们说的九个字,也或许是因为这世上不但有人愿意花费这么多的代价,把她们这些无用、做不了工的废人从远方捞到了天堂里,而且这个如此无所不能的天人,还记得去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她们的情绪,想一想她们可能面临的困难,对她们说一声,不要慌、不要急。
&esp;&esp;这句话或许和之前的那些真真切切的援助一样撼动人心,已有人哭了起来,哽咽着在膝上叩首,“六姐慈悲!”
&esp;&esp;“大恩大德,实在无以为报!”
&esp;&esp;“六姐救苦救难天妃菩萨!”
&esp;&esp;若不是她们行动不便,是一定有人要跪拜起来的,实际上也有人滑落到地上开始五体投地的参拜,宿管用了好一会才平息了大家的情绪,不过,台上的善信们并不急躁,甚至于很多人也都跟着合十默念,比较隐秘地膜拜起谢六姐来。王琼华在心底默念完祷词,见张采风使好奇地看来看去,并没有跟着膜拜,心里对他顿时多了几分愤然,少了些尊敬——就连信王都脸色肃穆,低头呢喃,(她选择性地无视了吴秘书也没参拜的事实)张采风使怎么敢的!
&esp;&esp;“好了,好了,”过了一会,当氛围趋于正常时,宿管才把喇叭又交给了郝嬢嬢,“郝会长来说几句吧?”
&esp;&esp;郝会长便拿起喇叭,在台上来回走了几步,又把裤子掀了起来,一脚蹬在了凳子上,给大家看她现在穿的鞋——还是很小的,大约是20厘米的样子,但已经是比缠足女的鞋子大得多了,而且宽度也很正常,郝会长说,“这个鞋子是特制的,在脚趾的部位做了填充,还做了一个套子,套进去的话,在切掉的脚趾那里,会有一些所谓配重,重量是接近于切除部分的重量,这样有利于保持走路时的平衡。”
&esp;&esp;她试着踩上凳子,又自己走了下来,虽然张采风使在一旁虚扶着她的手,但仅仅是做这样的移动,已经让女娘们大为骚动了,郝会长就是最好的广告,抹去了无数的担忧,更让她们盼望起了即将到来的手术。
&esp;&esp;“诸位姐妹们,”郝会长这才开始说话,她的声音很低柔,官话也说得很好,虽然她面上已有了不少皱纹,但王琼华仍可看得出来当年她一丝美貌的风采。“我叫郝君书,四十年前,我老家饥荒,父母出门贩货,被强人杀死,族里将我卖给人牙子,人牙子送我到广陵一处瘦马人家,就这样,妈妈缠起了我的足……”
&esp;&esp;第273章 诉苦大会
&esp;&esp;“最开始自然是疼的, 每走一步路,便仿佛刀割在心头一般,便是坐着不动, 也常疼得想啼哭起来。四十年前, 会折骨缠的婆子非常的少,手艺参差不齐, 有些小姐妹的脚缠歪了, 足尖不能向前,鸨母便不要她了, 把她卖给过路的人牙子, 所以小姐妹之间,为了活下去, 都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脚缠得正一些,万不敢下地走动,有时候一整个月都坐在床上, 不肯下地。”
&esp;&esp;“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 上等瘦马便开始物色人家了,我就这样跟着第一个老爷, 重新回了北方, 那时候脚差不多已经定型了, 因为老爷家资富裕, 便是外室,也有七八个婢女服侍, 几乎不必走路,那几年的脚还算好, 虽然疼, 但疼得还有限, 只消是坐着,有时候便能忘掉这种疼痛,仿佛皮肉已经长好了一般。那时候以为一辈子都可这样下去,虽然走路不便,但也没有什么别的不好。”
&esp;&esp;“十七八岁起,便不太好了,第一个老爷家道中落,便把我卖去花楼——年岁也大了,做不得倌人,平日里专为调琴拨弦,此时身边已没了仆役,一应使费都靠自己,生活总要走动,便逐渐觉得走路痛,又因为住的房间低矮潮湿,平时常常沤烂了足心,疼痛非常……”
&esp;&esp;会堂内一片寂静,冯犹龙望着台下众女凝重的面孔,打从心底泛起不忍,几乎难以承受这般重量,他对买活军处反对缠足的文章,本来就是极为赞成的,但却也不太理解采风使那痛心疾首的语气,然则此时听到郝嬢嬢的言语,又见了这么一屋子或长或幼,有许多还稚气未脱的面孔,油然便也生出了一股激愤来——所谓名教之害,岂不就正在此处?但凡是个人,怎能忍心见得这样一个行当?真是磨牙吮血,令人作呕至极!
&esp;&esp;世道之恶,人心之无可名状,他一向是有所品味的,除了年轻时一段日子以外,冯犹龙也是绝迹青楼,并不以与伎女们诗歌往还、琴瑟和鸣为乐,市井中偶与脱籍女子言谈,也自诩自己是懂得民间疾苦,能品得人心三昧,但今日身临其境,才知道原来此前所谓的近俗,也不曾真正走入那些苦命人内心之中,似乎仍存了几分傲慢,多少有些想当然了。
&esp;&esp;本以为青楼名伎,便犹如神妃仙子一般,餐风饮露,最大的烦恼,无非是韶华易老,真心难寻。从未想过原来缠足之痛竟如此刻骨,而自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起来,同伴转眼消失,长大后又被数易其手……这些苦难如此真实,甚至隐约都能嗅到其中的味道,这哪里是所谓的风雅能够遮盖的?
&esp;&esp;“生了孩子之后,有几年还好,这东西总是时好时坏,总的来说,吃的好,便能稍微好一些,便有溃烂,下狠心剪去皮肉,也能自己痊愈,慢慢长好。但若是吃得不好,那么便好得很慢,痛得也是厉害。按照买活军这里的说法,叫做长期慢性炎症,如果附加营养不良的话,便是伤风感冒,也可能引起足部的感染,若是发起烧来,可能人就这么过去了。”
&esp;&esp;一个瘦马的流离史,被郝君书娓娓道来,从瘦马缠足,到巨贾外室,再到花楼琴师倡人,又被富商赎身,去了川蜀,如何又被逐出门楣,沦为流莺,最后落脚在郝家。从北方连名字也记不得的老家,到广陵,又去了京城,再回到姑苏,最后到川蜀,如今在买活军这里,一个小脚表子四十年来竟是走过了半个天下。她的脚有时好,有时坏,有时疼得轻,有时疼得重,总是离不开的疼痛。
&esp;&esp;她所见到的,则是折骨缠从扬州瘦马人家,再到姑苏伎家,再到官伎、各地伎女之中那快速的扩散,以及在技术扩散中,不可避免的折损,女子们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感染中死去了,除了同时被养在后院的裹足养女之外,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