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卫长公主 第103节(1 / 2)

&esp;&esp;一旁的张苒一听,也担忧道:“王容,阿瑶说的没错,你年纪还小,不嫁人不行吗?”

&esp;&esp;王容顿时爆红,“来了,已经来了半年。”

&esp;&esp;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人关心的感觉真的让人沉醉。

&esp;&esp;刘瑶:……

&esp;&esp;“算了,这事你也做不了主,我去找阿父!”刘瑶当即决定换个人攻略。

&esp;&esp;还是那句话,当事人年岁太小,拿不了主意啊。

&esp;&esp;“啊?”王容呆愣,不等她阻止,刘瑶已经没影了。

&esp;&esp;张苒捅了捅她,“要不要去追!”

&esp;&esp;“……去!”王容也连忙跑了出去。

&esp;&esp;守着他们的宫女见人都走了,向卫子夫禀报。

&esp;&esp;卫子夫听完事情经过,叹息道:“十三岁就要嫁人,年龄确实小了些。”

&esp;&esp;“听闻刘不害温润有礼,不怪皇太后心急为王容定下。”孟乐将自己打听的消息说出来,“夫人,就不拦着公主吗?”

&esp;&esp;卫子夫:“阿瑶她的主意大着呢,此事她并未做错,就让她去做吧,反正陛下也不会怪罪。”

&esp;&esp;“听长公主的语气,恐怕她将来会多陪夫人你几年。”孟乐打趣道。

&esp;&esp;长公主讨厌早嫁,肯定不会让自己那么早嫁出去。

&esp;&esp;“她才多大,现在用不着想这事。”卫子夫说道。

&esp;&esp;……

&esp;&esp;刘瑶跑到未央宫,刘彻正与汲黯、主父偃他们谈事,她就被堵在外面了。

&esp;&esp;莫雨出来招待她,笑的眼睛都眯在一起了,“长公主寻陛下是因为何事?奴婢若是能解决,咱们就不打扰陛下了。”

&esp;&esp;“你解决不了。”刘瑶坐在台阶上,撑着下巴,“你知道王容要嫁给河间王不害的事情吗?”

&esp;&esp;“这……”莫雨顿呼不妙。

&esp;&esp;刘瑶察觉不对,杏眸微眯,“这什么?”

&esp;&esp;该不会事情已成定局了。

&esp;&esp;“这……长公主,你冷静,冷静……我忘了告诉你,今早陛下已经下旨,现在估摸旨意已经到半路了。”莫雨干笑两声,不动声色地远离了刘瑶一些。

&esp;&esp;“下旨了……”刘瑶瞪圆了眼睛,崩溃抱头,“阿父做事这么勤快干什么,不能拖个一两月吗?”

&esp;&esp;莫雨心道:陛下做事一向快,除非是他自己故意拖延的。

&esp;&esp;再说此事他与皇太后之间都无异议,正好可借这事与皇太后彻底和好,当然办的勤快了。

&esp;&esp;忽而,身侧的刘瑶起身,头也不回走了。

&esp;&esp;他愣了一下,连忙呼喊,“长公主,你不找陛下了吗?”

&esp;&esp;刘瑶头也不回,边走边气呼呼道:“旨意都下了,我还能说什么,难道阿父还能追回来!”

&esp;&esp;想也不可能。

&esp;&esp;毕竟对刘彻来说,王容的婚事不重要。

&esp;&esp;莫雨没想到刘瑶抱得的是这心思,顿时也不拦了。

&esp;&esp;……

&esp;&esp;追到半路的王容、张苒看到迎面回来,蔫了吧唧的刘瑶,顿时愣住。

&esp;&esp;王容跑到她面前,担忧道:“阿瑶,你怎么了?”

&esp;&esp;刘瑶瞅了两人一眼,叹了一口气,无力道:“中常侍说,阿父今日一早就传旨了。”

&esp;&esp;河间距离长安不足五百里,快马加鞭两日就到,明显追不回来了。

&esp;&esp;见事情已成定局,张苒只得干巴巴劝道:“阿瑶,王容明年才嫁人,明年就大了。”

&esp;&esp;刘瑶无语地看着她。

&esp;&esp;有这样安慰人的吗?

&esp;&esp;她又看了看身侧的王容,见她似乎也不讨厌,只得再次长叹一口气。

&esp;&esp;算了……

&esp;&esp;……

&esp;&esp;九月中旬,第二次科举会试开始,与去年不同,今年临近科举考试时,外地来长安的人特别多,以读书人尤甚,引得长安地区的笔墨纸砚比往日还贵了三成。

&esp;&esp;同时,卫少儿命人从丹阳给刘彻送过来一箱刻印好的《论语》,送到刘彻跟前时,油墨香还没有消散。

&esp;&esp;刘彻打开箱子后,看到一排排线装书,一开始以为是卫少儿给他搜寻的民间藏书的抄本,拿出来一本后,发现是《论语》,愣了一下,又拿出两本,同样是《论语》。

&esp;&esp;他让人将箱子里面的书册搬了出来,一共二百本,都是《论语》。

&esp;&esp;刘彻大手抚摸着封面,目露沉思。

&esp;&esp;卫少儿为何送他一箱《论语》,他并未罚人抄写《论语》啊。

&esp;&esp;一旁的莫雨感慨道:“陛下,抄书的这人书法真好,奴婢看都是一模一样的,心性肯定更加稳定。”

&esp;&esp;“!”刘彻顿悟,打开五六本《论语》的第一页,发现无论字迹、行文都一样,几乎是一模一样,他命人将其他的也打开,最后得出结论,这二百本书都是一模一样的。

&esp;&esp;在箱子的最底部,莫雨发现一封信,正是卫少儿给刘彻的。

&esp;&esp;刘彻看完后,拿起一旁的玺印往封面盖了一下,看着上面的印记,又在另外一本书上盖了一个,仔细观察,薄唇禁不住翘起,“莫雨,赏丹阳侯千金,再加两千食邑。”

&esp;&esp;莫雨一听,就知道这些一模一样的《论语》不是人手工抄的,而是用了一些技艺。

&esp;&esp;刘瑶听到后,摆着手只算了一下,再过不久,卫少儿就能成为万户侯了。

&esp;&esp;刘彻将手中的《论语》分发给了朝堂的三公九卿,后来科举殿试时,又给参加的考生每人发了一本,后续有人发现其中奇妙,震惊不已。

&esp;&esp;……

&esp;&esp;史官记载,元光五年,丹阳侯卫少儿研制印刷二百《论语》献武帝,此称印刷术。帝甚喜,赐千金,加两千食邑,

&esp;&esp;第59章 陛下,要不要听长公主的?

&esp;&esp;刘彻对于印刷术的效率很满意,赏赐了不少东西嘉奖她,让她继续攻克相关方面的难题,以后若是有成果,直接上呈给他就行。

&esp;&esp;他现在大力推广儒学,而卫少儿研究处的造纸术、印刷术简直就是为推广儒学而生的,让他不得不感慨,莫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