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28、第一百二八章(3 / 4)

esp;&esp;胤礽唏嘘起来:“汗阿玛可真不容易。”

&esp;&esp;【是啊,大朋友疑惑与仿徨的时候能找爸爸,您的爸爸却只能对着一个牌位上香来自己消化心里的压力。毕竟大朋友的爸爸从小就没有了爸爸。】

&esp;&esp;【八岁死了爹,九岁死了娘,与祖母相依为命长大,二十岁又丧妻。】

&esp;&esp;小美这么一说,胤礽顿时就替汗阿玛感到心酸起来。

&esp;&esp;这也太惨了吧?!

&esp;&esp;对比起胤礽对额娘的渴望,康熙那种得到了又失去的,才是真的惨。

&esp;&esp;胤礽叹息:也难怪汗阿玛即使东巡去了边境,仍然每日给乌库妈妈写信,并且亲自钓鱼,派人快马加鞭给乌库妈妈送咸鱼吃。

&esp;&esp;可是,乌库妈妈今年六十九岁,精神不太好,一直都深居简出在慈宁宫修养……

&esp;&esp;这样一对比,胤礽再次认识到了自己就是“蜜罐子”里长大的,他虽然没有额娘,可他有阿玛,阿玛又当爹又当娘把他拉扯大,他还总是把他气成高血压。

&esp;&esp;这样一想,胤礽心里有点小愧疚,今天比昨天又更濡慕汗阿玛几分,都舍不得犯熊给他惹事了。

&esp;&esp;康熙在祠堂里没出来,胤礽静不下心,于是派人去叫心裕来:“孤想要看一看《明史》案的宗卷。”

&esp;&esp;十九年前的案子,得去刑部放置宗卷的地方根据时间去查找。

&esp;&esp;这是胤礽第一次见识到心裕的办事能力,刑部那样的重要地方,竟有与他有关联的官员,得知是太子要《明史》案的宗卷,帮着一起寻找,最终在天黑前为胤礽送了过来。

&esp;&esp;有了宗卷,就可以细细查看当时审理案字的细节了。

&esp;&esp;宗卷上写着三条重罪,直呼清祖之名,用“南明”为年号,贬低降清明将。(1)

&esp;&esp;“上面写了此案在刊印发行许久以后受吴之荣告发。”

&esp;&esp;“你去替孤查一查当年告发此案的吴之荣此人。”

&esp;&esp;心裕去后,为胤礽带来消息:“吴之荣因告发此案而升官,官至右佥都。”

&esp;&esp;并且还因为抄家发了一笔横财!

&esp;&esp;胤礽:“……”

&esp;&esp;“你再去替孤查一查,自从《明史》案发生后,有多少人因告发‘明书’而升官发财。”

&esp;&esp;心裕:“……”

&esp;&esp;他看了看月上枝头的天色,又看了看丝毫没有睡意的胤礽,在胤礽期待的眼神中败退,终究是一个人扛起了所有,拖着疲惫的身躯又走了一趟吏部。

&esp;&esp;胤礽等了他一会儿,猜测也许是资料太庞杂,一时半会儿查不完。他自己困意上头,嘱咐了句“如果心裕来了先让他歇息吧,明日再聊”。

&esp;&esp;而后,他洗洗睡觉,养足精神迎接第二天的清晨。

&esp;&esp;銮仪卫指挥使要查人,吏部官员自发地为他大开方便之门,即使是半夜被从家中叫醒去往吏部工作,吏部侍郎也不敢生出怨言来。

&esp;&esp;这一柄帝王手中的利刃令人心生畏惧,前朝锦衣卫令人闻风丧胆,到了如今的銮仪卫,虽帝王手段柔和许多,銮仪卫做的不如锦衣卫那么绝,在众人心目中仍然威慑十足。

&esp;&esp;康熙这一夜睡在了祠堂,次日一早来接胤礽的时候,发现他正乖巧地等他一起用膳。

&esp;&esp;接着上朝、批阅奏折,一天过去了,胤礽乖乖地为康熙做事,半点不给他添麻烦,比平日里不知道乖巧了多少倍。

&esp;&esp;可他越是乖,康熙越不自在,期间看了胤礽好几眼,等着他开口说话,谁曾想他每次都顺从依着自己。

&esp;&esp;胤礽:孤要好好呵护汗阿玛,再也不气他了。

&esp;&esp;【大朋友不准备搞事了?您昨天还让心裕去查了什么,不记得了吗?】

&esp;&esp;胤礽一噎。

&esp;&esp;【不气是不可能的,不如少气几次,细水长流,慢慢大朋友爸爸就能磨砺出强大的心脏了。】

&esp;&esp;胤礽被小美的歪理给说服了!

&esp;&esp;太子一乖巧,康熙反而哪儿都觉得不对劲,后背毛毛的,总有一种暴风雨前宁静之感。

&esp;&esp;康熙轻咳一声,提起了昨日的话题:“你所提杂志之事,朕答应了。”

&esp;&esp;“至于你想要做开化学风之事,需徐徐图之。”

&esp;&esp;胤礽眼睛一亮:“汗阿玛,还有舆论引导和正面宣传!”

&esp;&esp;“会由内阁下达礼部去做。”

&esp;&esp;“那汗阿玛,儿臣还发现了《明史》案蹊跷,当时那县令因为告发而升官发财了,儿臣怀疑之后几年发生的多起告发明书案子中有人借此诬告他人满足自己私欲。当时的朝官们又都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态度,说不定还真让人得逞了。所以儿臣派心裕去查当年的资料了。”

&esp;&esp;康熙:“……”

&esp;&esp;帝王一想到心裕那办事能力,左眼皮猛地跳了好几下:“什么时候的事,你几时派他去查的?”

&esp;&esp;胤礽吓了一跳:“昨天晚上。”

&esp;&esp;从办理杂志,到顺藤摸瓜查到贪官污吏需要多久?

&esp;&esp;心裕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办事能力很行!

&esp;&esp;因为他只用了一天一夜,就将十九年前各地发生的明书告发案都给整理出来了。

&esp;&esp;感谢刑部宗卷是按年份与地区排的,整理宗卷之人还将同一类案字的宗卷放在了一起,倒是方便了心裕查询。

&esp;&esp;再通过告发者的名单,去吏部查他们的官职,无一例外都是升官的结果。

&esp;&esp;心裕带着这一份酝酿着狂风暴雨的记录前来回禀康熙,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获得了“肥缺”,其中最为富有的则去了江南。

&esp;&esp;记性过好的胤礽一听到江南,就想到了昨天那封于成龙请辞的奏折。

&esp;&esp;“汗阿玛,于成龙突然请辞,会与这些人有关系吗?”

&esp;&esp;康熙沉着脸不语,胤礽瞧他虎着脸,似乎很生气的样子,有点担心汗阿玛的高血压,还问起了小美。

&esp;&esp;【还好还好,只是生气了没有特别激动,血压稳定!】

&esp;&esp;只听康熙吩咐心裕:“派人秘密前往江南,将于成龙请入京城来见朕。”

&esp;&esp;胤礽听汗阿玛已经将事给安排下去了,笑着抛开了烦恼与负担,乐呵呵地思考起了要不要为容若创办杂志出一份力投投稿。

&esp;&esp;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