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春闱即将放榜,一直心态极好的苏轼难得没有出现在晚上的厨房,想必终于有了紧张的意思。
&esp;&esp;第二天一早,兄弟三个一辆马车出门,老苏紧张过头不想出门,还美名曰想体验一下谢安“小儿辈大破贼”的感觉。
&esp;&esp;兄弟三个:……
&esp;&esp;行吧,爹高兴就好。
&esp;&esp;苏景殊在离贡院有段距离的酒楼下车,同窗们已经到了好几个,他去找他的小夥伴,俩哥哥去找他们的同年,各玩各的互不打扰。
&esp;&esp;二楼临街的位置不好抢,来晚了只能在门口站着看,这些着急看放榜的下一届考生特意派了几个人提前过来占位。
&esp;&esp;一个个说着不紧张,到了放榜的时候还是紧张的不行,苏景殊过来的时候他们正在讨论今年的省试题目。
&esp;&esp;每一届的主考官都有不同的偏好,这年头的省试真题其实并没有参考价值,但是好歹是省试,多看看没坏处。
&esp;&esp;万一他们考试时的主考官还是欧阳公,到时候岂不是赚大发了?
&esp;&esp;苏景殊:……
&esp;&esp;大白天的做什麽梦?
&esp;&esp;省试一共考四场,第一场试诗赋,根据给定的题目和韵脚来写,今年春闱的诗题是《丰年有高廪》,赋题是《通其变而使民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