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835节(1 / 2)

&esp;&esp;李亨泪流满面,他有心逆天,但无力回天。

&esp;&esp;只能承受着,听天由命!

&esp;&esp;“最起码夫君还是忠王。”

&esp;&esp;张良娣哭泣道,她也觉得不公,但她女流之辈更无办法。

&esp;&esp;“如果父皇早给我权力,何至于此?”

&esp;&esp;李亨言语中充满埋怨。

&esp;&esp;正因为他从未得到权力,使他没有真正的党羽,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恍若一叶孤舟。

&esp;&esp;回应他的,只有张良娣抽泣的声音。

&esp;&esp;“启禀忠王,十一月十八日,圣人举行立太子大典,请您早做准备!”

&esp;&esp;不久后,一名内侍省宦官奉命至太子宅,向李亨传达诏令。

&esp;&esp;“谁是太子?”

&esp;&esp;李亨迫不及待地询问,心中五味陈杂。

&esp;&esp;“秦王!”

&esp;&esp;宦官回复道。

&esp;&esp;秦王?

&esp;&esp;李亨没转过弯,想着众多弟弟中没有秦王。

&esp;&esp;但转瞬之间,李亨就明悟。

&esp;&esp;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esp;&esp;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esp;&esp;真贼也!

&esp;&esp;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应该改元

&esp;&esp;圣人下诏,天宝十五载十一月十八日,于太极宫太极殿,举行册封太子大典。

&esp;&esp;李隆基诏书的意思,简单明了,似是“他”的心声。

&esp;&esp;先表赞李瑄的出身,太宗皇帝嫡长子李承乾的曾孙,血脉尊贵。

&esp;&esp;然后叙述李瑄的平生,年少慕轻侠之风,浪子回头的经典永不过时。

&esp;&esp;年仅十六,年少英才,诗名满天下。

&esp;&esp;一首“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名动长安;再一句“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闻名天下。

&esp;&esp;然后就是圣人召见,考核于兴庆宫中,御场射毬,技惊四座,被圣人以门荫入仕,拜丰安军副使。

&esp;&esp;接下来是赫赫军功的开始!

&esp;&esp;对普通士卒来说,陷阵、先登、斩将、拔旗,为最高军功。

&esp;&esp;这些李瑄除了先登,全部做到。

&esp;&esp;特别是斩将,李瑄不仅擒斩敌军主将,元帅数以百计,还擒大可汗、赞普。

&esp;&esp;对一军统帅来说,封狼居胥,覆灭敌国,勤王保驾,剿灭叛军这四大耀眼的功绩李瑄也全部做到。

&esp;&esp;这是李瑄的武功,古今未有。

&esp;&esp;福苍生之祗,忧万民之事。

&esp;&esp;李瑄用行径表明他是要变革苍生的人。

&esp;&esp;济生堂、慈幼堂等,都是李瑄心中的善举。

&esp;&esp;李隆基又在诏书上提到诸子不器,难堪大任。

&esp;&esp;秦王欲效仿周公故事,被圣人喝止。强行收秦王为义子,视若己出,相亲相爱。

&esp;&esp;今民心思变,乱世当用重典,为团结天下,能在乱中求治的人,唯有秦王。

&esp;&esp;有百姓对李隆基的诏书深信不疑;有人嗤之以鼻;有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esp;&esp;上层的权力斗争,百姓已经不怎么感冒,他希望“天降猛人”,家人生活更好。

&esp;&esp;因为李唐建立以来,什么破事都发生过,屡屡创造历史。

&esp;&esp;玄武门事变、太子谋反、二圣临朝、女主天下、神龙政变、景龙政变、韦氏权倾朝野、唐隆政变、先天政变、一日杀三子、杨氏霍乱朝纲……

&esp;&esp;精彩绝伦!

&esp;&esp;因此,李瑄面对道德上的压力反而是最小的。

&esp;&esp;李瑄需要的是兴天下之事,而非纠结于身后之事。

&esp;&esp;麾下将领,文武官吏,也都盼望着明君再次出现。

&esp;&esp;李瑄的思想与观念,已经扎根到许多人的心中。

&esp;&esp;……

&esp;&esp;“我即将成为太子,灵溪以后多召见长安文武官吏的妻子,彰显关怀与威德。”

&esp;&esp;秦王府,裴灵溪在为李瑄整理官服的时候,李瑄突然向裴灵溪说道。

&esp;&esp;要么不变,要么大变。

&esp;&esp;终究走让这条路,给予妻儿荣华富贵。

&esp;&esp;他知道裴灵溪一直没有与贵妇、士女们交集。

&esp;&esp;以前在长安的时候,李瑄身份敏感,裴灵溪不合适与大臣们都妻女友好,后来裴灵溪去西域,更无机会。

&esp;&esp;今日非比往日,裴灵溪要有母仪天下的准备。

&esp;&esp;像以前的杨玉环,还时不时地召贵妇名媛们踏春游玩,或在宫中相聚。

&esp;&esp;特别是朝廷封的命妇,皇帝一般是不会见的。

&esp;&esp;这些肯定需要皇后去安抚。

&esp;&esp;还有公主、郡主、县主之事,多求于皇后。

&esp;&esp;“灵溪谨记!”

&esp;&esp;裴灵溪边为李瑄整理衣角,边轻声回道。

&esp;&esp;她不太懂政治,她也不知道夫君是怎么操作的。

&esp;&esp;一眨眼就从秦王跃升为太子。

&esp;&esp;太子和秦王,一君一臣。

&esp;&esp;似曾相识的路途。

&esp;&esp;裴灵溪终于确定传言非虚,像父亲裴度所言一样,她即将母仪天下。

&esp;&esp;几年前,她只是一名小女子,祖父虽是裴耀卿,但家境已败。

&esp;&esp;少女时期,她一直仰慕文武双全的大英雄李瑄,会背诵李瑄的每一首诗。

&esp;&esp;在嫁给李瑄后,她就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女子,不敢想会有今日,一点准备都没有。

&esp;&esp;她确实有对皇宫高墙的忧虑。

&esp;&esp;“我与灵溪的前三次相遇,一直记得。宗圣观的灵溪旁,骊山下的梨园内,长安城的东市中。虽有长离、月瑶、霜儿她们,但故剑情深,终不敢忘记!”

&esp;&esp;李瑄似乎看到裴灵溪眉宇间的忧虑,他将裴灵溪眼帘下的一缕青丝带过,抚摸她光滑的脸蛋,动情地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