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辛云京、唐朝臣率领骑兵,离开主力军阵数里。
&esp;&esp;如果叛军追击,他们就游射逃跑。
&esp;&esp;如果叛军不追,他们就主动出击骚扰。
&esp;&esp;“轰隆隆!”
&esp;&esp;叛军的燕云铁骑和诸胡骑兵先至。
&esp;&esp;他们分成八路,每一路,都似有万骑,像是一条长龙。
&esp;&esp;大地在震颤,黄河在摇晃。
&esp;&esp;唐军中,有众多郡兵、乡勇,看到尘土遮天蔽日,不免有些慌乱。
&esp;&esp;“有的将士戍边四十年无计,我们何等幸运,能领到这份军功。秦王不会吝啬赏赐士卒,得到勋爵的高低,就看这一战如何出力。”
&esp;&esp;“安禄山穷途末路,此定鼎之战。明日以后,叛贼覆灭,中原光复,天下太平,这样的机会恐不会再有了。”
&esp;&esp;“我们既是为了保家卫国,也是为了荣华富贵……秦王率领百万大军将至,在此之前,可多杀叛贼……”
&esp;&esp;郭子仪动员麾下士卒,让他们不要慌张、恐惧。
&esp;&esp;哪怕是乡勇,杀死一个敌人也会和边军一样的奖赏。
&esp;&esp;之前李瑄从长安运输金银珠宝到河北,河东军、朔方军已经得到过一次赏赐。
&esp;&esp;许多将领因常山之战、九门城之战、嘉山大捷加官进爵。
&esp;&esp;特别是河北的乡勇,家乡被扰乱残害,心中憋着怒火。
&esp;&esp;叛军再凶残,不过是一条命,箭射中会死,刀劈中会亡。
&esp;&esp;再说,他们不是孤军奋战。
&esp;&esp;秦王率领百万大军入中原,否则安禄山也不可能逃出洛阳。
&esp;&esp;经过唐军将领的一番传话,士卒们严阵以待。
&esp;&esp;盾牌、长枪、弓、弩,全部准备到位,等待叛军的进攻。
&esp;&esp;可惜时间有限,无法驻营寨。
&esp;&esp;“杀!杀!杀!”
&esp;&esp;燕军骑兵到来以后,见唐军拒马、战车,又排列整齐,不敢冲阵,将冲阵的任务交给步兵。
&esp;&esp;他们留有一部分铁骑,等待时机。
&esp;&esp;孙孝哲、王武俊等率领诸胡轻骑,去追击辛云京、唐朝臣。
&esp;&esp;灭掉唐军骑兵,等于斩断唐军一臂。
&esp;&esp;寡不敌众,在叛军冲来之前,辛云京、唐朝臣率部向东南。
&esp;&esp;虽是逃亡,但阵形不乱,可以回首反击。
&esp;&esp;紧随着叛军骑兵后方,大量的燕军步兵赶来。
&esp;&esp;步兵的任务不一定是冲破唐军阵形,而是移除战车、拒马,找出破绽,给叛军铁骑冲散唐军阵形的机会。
&esp;&esp;此时已经是黄昏,落日余晖洒满大地。
&esp;&esp;燕军争分夺秒,不会因为此是黄昏而止步。
&esp;&esp;最西面,尹子奇率领步兵最先到达。
&esp;&esp;由于唐军北面靠黄河,未有暴露,崔乾佑将进攻北面的步兵,也全部交给尹子奇,让他务必尽快攻破。
&esp;&esp;“打败唐军,我们就回到家乡。否则死无葬身之地。不要奢望投降会被得到宽恕,李隆基早就下令处死我们,将我们的家人充为奴婢。”
&esp;&esp;尹子奇在下令冲动前,鼓动士卒用命。
&esp;&esp;这种情况下,叛军处于想活命,又不想用命的阶段,士气非常虚。
&esp;&esp;但他们知道尹子奇说得在理。
&esp;&esp;投降是死,只能搏一搏。
&esp;&esp;几乎每个燕军士卒都在叛乱中犯下罪行,这是他们畏惧投降的原因。
&esp;&esp;而且当今执政的是李瑄,这是眼中不揉沙的人,连自己的堂兄都杀,六亲不认。
&esp;&esp;燕军壮着胆子,迈着沉重的步伐,冲向东面方阵。
&esp;&esp;大盾,攻阵长矛。
&esp;&esp;队伍的缝隙中,还有强弩手。以应对唐军的强弩。
&esp;&esp;他们如汹涌的潮水一般,铺天盖地席卷。用喊增加自己的勇气,震天动地。
&esp;&esp;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刀枪在残阳如血下闪烁着寒光。
&esp;&esp;“咻咻咻……”
&esp;&esp;一百步外,唐军的弓箭手阵形,最先向燕军抛射。
&esp;&esp;箭矢如密集的雨点一样,向燕军打去。
&esp;&esp;“铛铛铛……”
&esp;&esp;但多被燕军用盾牌和铁甲挡住。
&esp;&esp;又进五十步,双方强弩开始攻击,他们都在瞄准彼此,互有伤亡。
&esp;&esp;总的来说,在弓弩对射中,作为守势的唐军是更占优势的一方。
&esp;&esp;这种局面,等叛军摸到鹿角的那一刻,开始变化。
&esp;&esp;燕军必须先拔出深扎在泥土中的鹿角。
&esp;&esp;但鹿角上密布尖刺,手根本放不上。
&esp;&esp;燕军只能用长矛去合力挑。
&esp;&esp;在这空隙间,唐军的强弩再次发力,先压制燕军的强弩手,再瞄准射击最前方的燕军铁甲士兵。
&esp;&esp;使不少燕军士卒喋血阵前。
&esp;&esp;唐军的大枪齐出,可以捅到挑鹿角的燕军。
&esp;&esp;虽然他们穿着铁甲,但数枪齐至,总会找到机会。
&esp;&esp;金铁的碰撞声,不绝于耳,燕军士卒接连不断地倒下。
&esp;&esp;一直到天黑,他们才用命将鹿角挪开一部分。
&esp;&esp;将沉重的战车推开更难。
&esp;&esp;燕军与唐军枪矛对攻,准备压制唐军,将唐军赶出战车范围内,再试图将战车挪出战场。
&esp;&esp;在漫长的战线上,燕军只要攻破几处阵形足矣。
&esp;&esp;这样的方阵,往往牵一发动全身,几处攻破,对唐军来说就是致命的。
&esp;&esp;更何况,外围还有众多燕军铁骑虎视眈眈。
&esp;&esp;天完全黑下的时候,燕军已经完成三面同攻,战斗更加惨烈。
&esp;&esp;两个时辰后,所有鹿角都被移除,战车前铺着厚厚的尸体。
&esp;&esp;范阳军、平卢军的凶性激发以后,知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