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726节(2 / 2)

、王宫大臣认为李亨“恭孝谨慎”。

&esp;&esp;安禄山叛乱,使李亨的威势,直线上扬。

&esp;&esp;在各方各面利益的驱使下,文武百官对李隆基失望,甚至已经出现李隆基禅让的声音。

&esp;&esp;在大唐,皇帝退位当太上皇不是什么新鲜事。

&esp;&esp;李瑄担心李亨会搞出乱子,一直考虑如何去应对。

&esp;&esp;“对李帅来说,太子也好,颖王、仪王、永王也罢,对您各有优劣。”

&esp;&esp;“如果拥护太子上位,会稍微消除一些关于您的负面信息。圣人退位已成定局,太子没有过失,如果不拥护太子,天下都会失望。”

&esp;&esp;“至于颖王,从小在深宫中长大,无政治根基,您只是更容易掌控。”

&esp;&esp;封常清深思片刻,向李瑄回答道。

&esp;&esp;既已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就不能如安禄山一样贪婪。

&esp;&esp;凡事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能水到渠成。

&esp;&esp;大义,永远都是可以利用的武器,不过也是一把双刃剑。

&esp;&esp;封常清几乎暗示李瑄,拥护颖王不如拥护太子。

&esp;&esp;只要能掌控得当,李亨也不足以撼动。

&esp;&esp;“有道理!不过这一切还要看能否到长安保卫圣驾。”

&esp;&esp;李瑄点了点头。

&esp;&esp;他早已计划好入长安会对禁军进行大改革。

&esp;&esp;昔日的彍骑、飞骑、万骑,不可能再留下。

&esp;&esp;甚至巡视长安的金吾卫,都要重新改革。

&esp;&esp;“李帅,我们距离长安太远,您的密探不能直接通过驿站,估计来来回回需要二十天时间,分寸不容易把控,所以具体能否实施您心中的计划,全凭天意。”

&esp;&esp;封常清指了指天上,向李瑄回答道。

&esp;&esp;“这也是我忧虑的地方。一旦圣人被杨国忠之徒挟持逃离,于我非常被动。”

&esp;&esp;李瑄叹一口气,然后又向封常清说道:“常清,你觉得潼关能不能守得住?”

&esp;&esp;“潼关是大唐第一强关,朝廷死守,必然可以守住。就怕朝廷失去耐心。如果潼关被破,圣人和太子落到安禄山手中,李帅就只能拥立颖王了。”

&esp;&esp;封常清去过潼关,依靠黄河与秦岭,尽显雄势。

&esp;&esp;那等天下雄关,只要两三万人,必然可以轻易扼守。

&esp;&esp;但封常清将话锋一转,透露出对朝廷的不自信,更担心安禄山捷足先登长安。

&esp;&esp;这段时间,不少将领和文官劝说李瑄东进,都被李瑄委宛否决。

&esp;&esp;既然走到这一步,将士们进入长安之心是热切的。

&esp;&esp;粮草充足,十来年发展畜牧业,时不时还能吃上羊肉、牛肉肉。

&esp;&esp;驽马、骆驼、车辆都准备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