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566节(1 / 2)

&esp;&esp;刚才李瑄下令侍御史到安业县调查杨氏的杨锐,一切都太巧合了。

&esp;&esp;“能不能让杨氏收敛,在此一举了。”

&esp;&esp;李瑄向裴宽回道。

&esp;&esp;他暗示已经很明显了。

&esp;&esp;李瑄已经知道结果,但裴宽等大臣知道李瑄的努力,且不是李瑄的过错。

&esp;&esp;“国家应当向好,一条鞭法和考成法要尽快完美章程,颁布下去。”

&esp;&esp;裴宽会意。

&esp;&esp;他现在担心的是一条鞭法和考成法会在地方引起激烈的反弹。

&esp;&esp;这两条策令绝对是为国为民,但一些人心无法改变。

&esp;&esp;同样在中书门下堂内,李林甫拧眉。

&esp;&esp;以他现在来说,杨氏的衰落对他是有利的。

&esp;&esp;他也乐意看到杨国忠这二五仔败亡。

&esp;&esp;这一日,兴庆宫内的李隆基果然茶不思,饭不想。

&esp;&esp;他心中急躁抓狂,再次鞭挞宫女,使宫人官宦不敢靠近南熏殿。

&esp;&esp;高力士以为陪伴李隆基熬过今夜,就会好些。

&esp;&esp;初夏之夜变长,李隆基彻夜难眠。

&esp;&esp;翌日,杨国忠来拜见李隆基。

&esp;&esp;高力士的意思是不见。

&esp;&esp;但李隆基鬼使神差地召杨国忠入内。

&esp;&esp;杨国忠一见李隆基,就向李隆基诉说贵妃已经知错,在府邸中以泪洗面,夜不能寐。

&esp;&esp;若非高力士压住阵脚,李隆基就妥协了。

&esp;&esp;过了片刻,李隆基只是让杨国忠回去。

&esp;&esp;他要教训一下杨氏,只能让玉环娘子再忍几天。

&esp;&esp;说是这么说,李隆基在杨国忠走后,趁高力士不在的时候,令中使张韬光带着御膳,前往杨铦府邸,具体看看他的玉环娘子怎么样了。

&esp;&esp;殊不知,杨国忠看到李隆基的憔悴和恍惚,已经捏住李隆基的七寸。

&esp;&esp;他回到杨铦府后,立刻让杨玉瑶趁杨玉环休息,剪掉杨玉环一缕青丝。

&esp;&esp;张韬光送御膳而来,让杨氏惊喜。因为她们都清楚御膳代表什么。

&esp;&esp;而张韬光也看到花容憔悴的杨玉环,那脸上有泪痕,柔柔弱弱,我见犹怜。

&esp;&esp;“中使且慢,这是贵妃要呈给圣人的东西。”

&esp;&esp;张韬光离开的时候,杨国忠追上,将装有杨玉环青丝的锦囊交给张韬光。

&esp;&esp;“玉环……”

&esp;&esp;半个时辰后,李隆基看到锦囊中的一缕青丝,心如刀绞。

&esp;&esp;没有玉环,他要江山有什么用。

&esp;&esp;杨氏不过跋扈一些,又能如何呢?

&esp;&esp;他再也顾不上其他,下令高力士:“力士,快将玉环接回兴庆宫……”

&esp;&esp;第305章 李相的威严,逮捕五杨之一

&esp;&esp;高力士对于李隆基的急不可耐非常无语。

&esp;&esp;他了解李隆基,在这个时候制止,哪怕是他,也会被李隆基训斥。

&esp;&esp;当初李隆基在东都洛阳的时候,因为想提前回长安,张九龄劝谏需要等农忙过以后,否则会伤害百姓的庄稼,李隆基对此不满,迁怒于张九龄。

&esp;&esp;高力士帮张九龄说话好,因此被训斥。

&esp;&esp;从那以后,高力士心中一直有一把尺子,把握住度量。

&esp;&esp;所以面对即将失去理智的李隆基,他也不敢劝谏。

&esp;&esp;昨夜李隆基鞭挞左右,高力士历历在目。

&esp;&esp;于是,高力士亲自驾车,带着仪仗到杨铦府邸,迎接杨玉环回宫。

&esp;&esp;五杨喜难自抑。

&esp;&esp;当杨玉环重新登上凤辇的那一刻,他们知道自己的富贵保住。

&esp;&esp;那些想看杨氏笑话,想落井下石的贵族,还得跑过来跪舔他们。

&esp;&esp;他们杨氏的风光依旧,没有什么得不到的。

&esp;&esp;最重要的是,杨氏明白年迈的李隆基把杨玉环看成心灵的寄托,不能失去。

&esp;&esp;虢国夫人、秦国夫人、韩国夫人三姐妹甚至可以过禁中而不报。

&esp;&esp;五杨也知道利用杨玉环心软的性格,他们能为所欲为。

&esp;&esp;虽然有的时候杨玉环话语严厉,但真要犯了事,一定会向着他们说话。

&esp;&esp;李隆基也会被杨氏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打心底认为杨氏的奢糜,对他掌控的庞大帝国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esp;&esp;一场风波来得快,平息得也快。

&esp;&esp;从李隆基送杨玉环出宫,到接回宫中,不过一天多的时间,仿佛是一场闹剧。

&esp;&esp;也有人看出其中的因果,止不住地叹息。

&esp;&esp;好在小相公还在,可以暂时压制住杨氏,使杨氏无法那么狂妄。

&esp;&esp;在天下风起云涌的时候,杜甫率着队伍到达安业县。

&esp;&esp;他持着李瑄的文书,在安业令杨锐、安业丞、安业尉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将他们逮捕。

&esp;&esp;任杨锐叫嚣是杨贵妃的亲戚,他与杨铦多么亲密,却无济于事。杜甫一向傲气得很,不怕得罪人。

&esp;&esp;此次与杜甫同行的,还有李瑄新任命的安业令、尉、丞,可以使安业县正常运行。

&esp;&esp;杜甫在张小敬的带领下,亲自率领属吏,到乡里去调查。

&esp;&esp;经过十天的走访后,确实如张小敬所说,安业县衙贪墨了军户的抚恤。

&esp;&esp;得知是小相公派遣御史调查,杨氏出身的杨锐已经被抓起来后,乡里百姓壮着胆子,向杜甫告状安业县的令尉丞。

&esp;&esp;杨锐不仅巧取豪夺,还与地方大族勾结。

&esp;&esp;他本来就是地痞无赖,当了县令以外后,豢养不良地痞无赖为他做事情,多残乡民。

&esp;&esp;阵亡的陇右骑兵队头父亲的手,就是杨锐下令砍下。

&esp;&esp;同时,杨锐已经有五房妻妾的情况下,还强抢良家妇女。

&esp;&esp;这是罪大恶极!

&esp;&esp;通过线索和证据,杜甫又逮捕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