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大论末·结桑东则布意识到事情不对劲,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向北而逃。
&esp;&esp;玛祥·仲巴杰派骑追击。
&esp;&esp;然十几日后,追击的骑兵归来,向玛祥·仲巴杰禀告:“启禀大论,逆贼东则布飞奔迅速,他带亲卫一路抢夺驿站的马匹,据沿途的驿站说,东则布最少一人三马,顺着唐吐蕃古道,向北而逃。”
&esp;&esp;“什么?难道逆贼东则布要叛国投靠大唐?”
&esp;&esp;玛祥·仲巴杰面部抽搐一下。
&esp;&esp;如果末·东则布逃至大唐,终究是隐患。
&esp;&esp;他知道这贼子不会善罢甘休。
&esp;&esp;李瑄诡计多端,他担心李瑄利用逆贼东则布进攻吐蕃。
&esp;&esp;末·东则布的党羽还有不少。
&esp;&esp;“末将该死!”
&esp;&esp;追击的禁军将领见玛祥·仲巴杰生气,赶紧跪拜请罪。
&esp;&esp;“算了!是逆贼东则布狡猾,夺驿站快马奔逃。”
&esp;&esp;玛祥·仲巴杰新掌权力,知道自己还在拉拢人心中,不能卸磨杀驴,处置这些将领。
&esp;&esp;凭心而论,末·结桑东则布的逃跑路线清晰明确,仓促追击确实难以阻拦。
&esp;&esp;毕竟北方已经没有士兵把守关隘。
&esp;&esp;在确定追击末·结桑东则布无望以后,玛祥·仲巴杰将末氏、朗氏等与他对着干的贵族贬为奴隶。
&esp;&esp;他们的兵马都被收编!
&esp;&esp;战线收缩以后,吐蕃包括奴隶在内,勉强聚集十万士兵。
&esp;&esp;放弃经略天竺、西域、南诏,甚至剑南也只能依靠险地,几千士卒在防守。
&esp;&esp;稳住局势后,玛祥·仲巴杰在红山宫堡的大殿上,展开会议。
&esp;&esp;懵懵懂懂的赤松德赞坐在首座,一语不发。
&esp;&esp;整个朝堂,都是玛祥·仲巴杰的一言堂。
&esp;&esp;他先末·结桑东则布一步,凭借口舌如簧和凌厉的手段,短短时间,使吐蕃暂且稳住局势。
&esp;&esp;“大论,我吐蕃的兵力远远不够,需要召十四岁以下的百姓入伍,若今年李瑄大举进攻,我们十万兵马,没有任何抵御的可能。而且此次唐军或许会让剑南、南诏、西域一起进攻。”
&esp;&esp;一名政务大臣向玛祥·仲巴杰建议道。
&esp;&esp;对幅员辽阔的吐蕃来说,十万兵马太虚了。
&esp;&esp;以前加上附属,吐蕃有超过六十万的兵马。
&esp;&esp;相比之下,每一个大臣都如芒在背。
&esp;&esp;“不行!一旦开战,孩子们无法抵御唐军的虎狼之师,那时,我们将万劫不复。唯有等几年,孩子们都长大成人。”
&esp;&esp;玛祥·仲巴杰当即拒绝这种将荒唐的要求。
&esp;&esp;百姓刚失去丈夫、儿子,心中已有极大的怨气。
&esp;&esp;现在就开始召十四岁以下男丁,这是在伤口上撒盐,也是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