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瑄知道李隆基是很要面子的皇帝,杨玉环不给他面子,自然生气。
&esp;&esp;这也就是杨玉环,换成其他人,早就被李隆基拖出去打死了。
&esp;&esp;历史上,第一次杨玉环回娘家,是李隆基主动服软。
&esp;&esp;在高力士的建议下,李隆基派遣一百多辆大车,里面装着平时杨玉环的衣物、用品,还有李隆基赏赐给诸杨的不少御膳珍馐。
&esp;&esp;哪怕是晚上,高力士持李隆基的敕令,让坊门打开,把东西送到杨铦府。
&esp;&esp;李隆基用这种委婉又不失面子的方法,将杨玉环接回去。
&esp;&esp;“圣人的脾气七郎也知道,不如七郎与我一起去杨铦府中,劝说一下娘子,向圣人认错。只要我将娘子认错的话带回兴庆宫,圣人必立刻让娘子回来。”
&esp;&esp;高力士向李瑄说道。
&esp;&esp;李瑄巧辩有美言,也受娘子赏识,比他更能说会道。
&esp;&esp;高力士认为他和李瑄一起,有概率说服玉环娘子认错。
&esp;&esp;这样保存圣人的颜面,玉环娘子又能回宫,皆大欢喜。
&esp;&esp;昨日一夜,他陪伴圣人一晚,虽一夜未睡,但高力士更为圣人着急,
&esp;&esp;通过这次事件,高力士发现圣人离不开玉环娘子。
&esp;&esp;“圣人没有吩咐,我不敢自作主张。”
&esp;&esp;李瑄口头上这么说,心中却不这么想。
&esp;&esp;和历史上不一样。
&esp;&esp;历史上是高力士从头到尾想着怎么把杨玉环接回来,不失圣人面子。
&esp;&esp;现在则是想与他一起到杨铦府试试。
&esp;&esp;看似自作主张,一旦完成,李隆基不但不会责怪,还会更加信任。
&esp;&esp;因为不用失去面子,这在世人眼中十分重要。
&esp;&esp;堂堂帝王,不能屈就于后妃。
&esp;&esp;“七郎不必顾虑,就算不成,也有我担着。”
&esp;&esp;高力士向李瑄说道。
&esp;&esp;“那我就随高翁去一趟。”
&esp;&esp;李瑄点头。
&esp;&esp;心想着用什么理由劝杨玉环回宫呢。
&esp;&esp;不论如何,杨玉环回宫是必然的。因为杨玉环要承受娘家的压力,有可能三言两语就能让杨玉环回心转意。
&esp;&esp;他希望能通过接近杨玉环,能在关键时刻帮他说几句好话。
&esp;&esp;在李瑄看来,杨玉环是很容易忽悠住的。
&esp;&esp;李瑄现在任四镇节度使,他想在入长安的时候,保留两镇节度。
&esp;&esp;入朝为相,再镇节度有些不现实。
&esp;&esp;但是在开元年间,李林甫为相的时候,兼任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