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余勒都思酋长着重提问。
&esp;&esp;“尘土飞扬,该有万骑。”探马回答。
&esp;&esp;“果然是这样。”
&esp;&esp;余勒都思部信巫师,连日的凶卦,让他已有心理准备。
&esp;&esp;自己部落的儿郎,已经没有斗志与唐军一战。
&esp;&esp;“若不能战,只有像右厢那样投降了。”
&esp;&esp;如果弃族人于不顾,会被神灵唾弃。
&esp;&esp;余勒都思部族中的长者默然。
&esp;&esp;一旦动兵戈,部落老弱妇孺必被屠戮。
&esp;&esp;“去向唐军传话,我余勒都思部愿降。”
&esp;&esp;余勒都思酋长怕唐军骑兵直接杀过来,主动派手下表达投降意愿。
&esp;&esp;“接受他们的投降!”
&esp;&esp;能不战最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庞大的战利品。
&esp;&esp;余勒都思酋长见李瑄来到盐湖时,立刻带人跑过去拜见。
&esp;&esp;当他们看到李瑄,有些随从吓得腿软,颤颤巍巍。
&esp;&esp;“怎么能这样呢?我们虽然投降唐人,但我们不是怕死,而是担心部落灭绝。”
&esp;&esp;余勒都思酋长轻斥道。
&esp;&esp;“酋长,那人是丰安军的神将,阵斩猛将,如摘下一朵白花般随意。在进攻高坡的时候,许多次冲上来,都被他一个人冲散。”那随从恐惧地说道。
&esp;&esp;“就是他?”
&esp;&esp;余勒都思酋长听到是这名唐将,汗毛竖起。
&esp;&esp;用不了多久,李瑄的神勇会传遍整个草原诸部。
&esp;&esp;他担忧李瑄会因此报复余勒都思部落。
&esp;&esp;事已至此,余勒都思酋长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拜见:“罪部余勒都思冒犯大唐,冒犯神勇的将军,还请将军宽恕。”
&esp;&esp;“几百年来,突厥诸部顺则兴兵,败则请降。大唐兴兵讨伐你们,就是因为你们时常寇边,抢劫大唐商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仁义?”
&esp;&esp;李瑄坐在马上,鞭指余勒都思酋长。
&esp;&esp;“我部知错,愿世世称臣,不敢反叛。”
&esp;&esp;余勒都思酋长趴在地上,将头埋下。
&esp;&esp;“为何杀害我大唐民夫,还砍下我大唐民夫的脑袋挑衅。”
&esp;&esp;李瑄一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esp;&esp;“冤枉!这非我的注意。这都是阿波达干部,也就是统兵主帅颇黎的主意。”
&esp;&esp;余勒都思酋长头背生出冷汗,连连喊冤。
&esp;&esp;在余勒都思酋长心中,颇黎这样做并没什么错。
&esp;&esp;突厥男儿,尽为控弦。
&esp;&esp;大唐的青壮,当时也是他们敌人。只是在这个时候,他不敢多吐露一句。
&esp;&esp;“你们这是要迁徙到哪里?”
&esp;&esp;李瑄没有再多说,颇黎已被他杀死。他总不能因为愤恨,将突厥士兵全部屠杀吧。
&esp;&esp;臣服大唐的突厥部落、贵族,比比皆是。长安还有一个坊,专门安置那些突厥贵族。
&esp;&esp;“天山,牙帐附近……”
&esp;&esp;余勒都思酋长畏李瑄如虎,不敢隐瞒。
&esp;&esp;“据说回纥在进攻突厥的牙帐,现战况如何?”
&esp;&esp;李瑄知道突厥喜欢把郁督军山称为天山,汉人喜欢把郁督军山称燕然山。
&esp;&esp;他对那里很感兴趣。
&esp;&esp;“数战于嗢昆水,目前未知胜负。”
&esp;&esp;余勒都思酋长如实说道。
&esp;&esp;突厥牙帐虽然孱弱,但贵族们团结起来,聚集几万骑还是可以的。
&esp;&esp;回纥是双线作战,一边配合葛逻禄攻拔悉密部。
&esp;&esp;一边谋夺突厥牙帐。
&esp;&esp;“我知道了。你下令部落随我一起吧。”
&esp;&esp;李瑄想了想,还是让回纥和突厥牙帐再战一段时间。
&esp;&esp;“遵命!”
&esp;&esp;余勒都思部只能赶着牛羊,与唐军骑兵一起。
&esp;&esp;按照计划,先将他们带到浑义河,待王忠嗣处置。
&esp;&esp;李瑄估计会将突厥左厢安置到河套、阴山一带,为大唐所用。
&esp;&esp;去浑义河用二十天时间,明显感觉到天气变冷。
&esp;&esp;后军携带大量纩衣,待到浑义河,就可以穿上。
&esp;&esp;与此同时,程圭、崔湛等将,也俘虏阿波达干、咄陆、喀喇等部,来到浑义河。
&esp;&esp;王忠嗣率师出阴山,他虽领的不是最精锐,却一路横扫。
&esp;&esp;突厥牙帐的侧翼,基本剪除干净,随时向西威逼突厥王庭。
&esp;&esp;向北扫灭河泊十八部、以及独乐河周边的突厥小部落。
&esp;&esp;偏师中军比李瑄早到达浑义河。
&esp;&esp;现浑义河南面,旌旗猎猎,牛羊成群,营垒一座连着一座,绵延数十里。
&esp;&esp;“李将军,一路辛苦。”
&esp;&esp;李光弼来迎接李瑄。
&esp;&esp;“张齐丘怎么样?”
&esp;&esp;李瑄向李光弼一拱手后,劈头就问。
&esp;&esp;“张齐丘一到浑义河,就被王帅召入大帐。我也不清楚说了什么。但不久后监军韩庄入帐,二人同时出帐。”李光弼向李瑄回答道:“现在王帅已不信任张齐丘。”
&esp;&esp;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监军韩庄在保张齐丘。
&esp;&esp;“多谢告知。”
&esp;&esp;张齐丘这家伙还有这一手,竟能与监军勾搭在一起。
&esp;&esp;李隆基时代,每一个节度使身边,必有监军。以保证李隆基对军权的掌控。
&esp;&esp;这些监军都是从小在李隆基身边的心腹宦官,他们没有子嗣之忧,所以李隆基非常信任他们。
&esp;&esp;监军的权力巨大,不仅可以监察军队大小将领,甚至还可以干涉军队的训练,和战斗计划。
&esp;&esp;每一次战后,在节度使军令到长安之前,监军的密函可能先一步通过快马加急到达李隆基的手中。
&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