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72节(1 / 2)

&esp;&esp;他明明已经提醒过。

&esp;&esp;这一刻,李瑄想起张齐丘这个“冒牌”名将的标签。

&esp;&esp;历史上,张齐丘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因分粮不均,行军司马被军士暴打。

&esp;&esp;军士们还想揍张齐丘的时候,被郭子仪赶到,用身体护住,才免遭劫难。

&esp;&esp;张齐丘信佛,众生平等,却在分军粮这样的大事上,惹怒全军。

&esp;&esp;另外,张齐丘手下小将犯罪,害怕处罚,竟然能在回乐城煽动数百士兵,冲进节度使府衙捉拿张齐丘。

&esp;&esp;虽然最后被戏剧性地化解。

&esp;&esp;但可见张齐丘是多么不得军心。

&esp;&esp;“将军息怒。”

&esp;&esp;王思礼在旁边安抚李瑄。虽然他也觉得有问题,但为了李瑄好,不能和张齐丘起冲突。

&esp;&esp;“报……”

&esp;&esp;就在这时,探马慌慌张张地跑到营帐。

&esp;&esp;“启禀将军,北方一百二十里外,出现最少五万突厥骑兵,声音震天动地,尘土飞扬十里……”

&esp;&esp;探马入帐后,上气不接下气地向李瑄禀告。

&esp;&esp;第63章 河泊十八部

&esp;&esp;五万骑兵!

&esp;&esp;“贺兰山西面,阿波达干、咄陆等部,哪有这么多骑兵?”

&esp;&esp;李瑄疑惑道。

&esp;&esp;倒不是怀疑探马。毕竟探马能通过队形、烟尘、敌军旗帜估算数量。

&esp;&esp;当然,敌人也有可能故意用疑兵之计。

&esp;&esp;“阴山方向由王帅率主力征伐,那里的部落不会出现在这里。”

&esp;&esp;王思礼陷入思考。

&esp;&esp;“据说延特勒泊到仙娥河一代,还有十八部突厥,这些部落虽不大,联合起来,却有一定影响力。”

&esp;&esp;李瑄走向挂在营中的地图,缓缓说道。

&esp;&esp;“河泊十八部与突厥的乌苏米施一脉有间隙,在官职上都比阿波达干等酋长低一级。看来突厥左厢诸部已经冰释前嫌,联合在一起。”

&esp;&esp;王思礼对突厥诸部十分了解。

&esp;&esp;关键时刻,河泊十八部联合阿波达干等部,会让偏师产生一些压力。

&esp;&esp;“击溃这五万骑,一战定贺兰。”

&esp;&esp;李瑄在心中谋算。

&esp;&esp;“将军有何策略?”

&esp;&esp;王思礼斗志昂扬地问李瑄。

&esp;&esp;男儿在世,等得就是这个机会。

&esp;&esp;“突厥骑兵应该是探查到我军动向,直奔我军而来。探马回途禀告,需要两个时辰。现突厥骑兵距离我军不到百里,按照突厥骑兵的行进速度,明日清晨,就可到达。”

&esp;&esp;“我军可借此时间,寻找一处足够大的高坡,安营防守。并立刻通知主力支援,我军主力骑兵可迂回至突厥大军后方,配合赶来的重步兵,对突厥骑兵进行围歼。”

&esp;&esp;李瑄将自己的想法,向王思礼全盘托出。

&esp;&esp;在他看来,面对这样的泼天军功,就算张齐丘是头猪,也能把握住。

&esp;&esp;“现在传讯,即便主力步兵急行军星夜赶来,也要到明天下午。我们最少要坚持数万骑兵半日。”

&esp;&esp;王思礼提醒李瑄。

&esp;&esp;“占据地势,我丰安军可以守住。况且我们别无选择。我们的步兵跑不过骑兵,如果不占据地势,我们必然被动。”李瑄郑重向王思礼说道。

&esp;&esp;前锋军需做出诱敌之事,只为最后的胜利到来。

&esp;&esp;“将军,我们丰安军轻装行军,还可以向主力靠近,请主力派遣骑兵接应。”随军的推官齐沖向李瑄说道。

&esp;&esp;“前锋军哪有后退的?况且一旦我们接近主力骑兵,想诱敌深入就不容易了。”李瑄否定齐沖的想法。

&esp;&esp;主力派遣骑兵接应,或许能来得及。但唐军骑兵总共不到两万。

&esp;&esp;在没有战术的情况下面对五万突厥骑兵,只会让唐军在战场上更加被动。

&esp;&esp;“十万火急,不惜马力通知张将军。”

&esp;&esp;李瑄令行军小吏写三份军文,交给传令兵,同时向张齐丘传递。

&esp;&esp;另外,李瑄还亲笔一封,让传令兵交给李光弼。

&esp;&esp;他希望李光弼能劝张齐丘用他的策略。

&esp;&esp;只携带干粮,步兵星夜驰援。

&esp;&esp;派遣骑兵迂回至突厥骑兵后方。

&esp;&esp;待主力步兵赶到战场,骑兵主力从后方杀出。

&esp;&esp;李瑄最后又补充一句:如果李虞候有上策,可重新制定策略。

&esp;&esp;“启禀将军,东五里外有一高坡,可容纳我军驻扎。”

&esp;&esp;一个时辰后,勘探地势的士卒回来向李瑄禀告。

&esp;&esp;李瑄与王思礼亲自到那个高坡探查。

&esp;&esp;陡峭度让李瑄不满意,因为战马可轻易冲上来。

&esp;&esp;不一会,士卒又告诉李瑄,北方十里还有一处高坡,那里是突厥骑兵南下的必经之路。

&esp;&esp;李瑄又快马到那个高坡。

&esp;&esp;坡度北方大概近三十度。南方只有不到二十度。

&esp;&esp;突厥骑兵绕到南方,也能冲上来,但比先前那个高坡更占地利。

&esp;&esp;李瑄立刻传丰安军向这里开拔。

&esp;&esp;夜晚之时,六千丰安步骑到达此地。

&esp;&esp;李瑄身先士卒,操着一辆满载物品的战车,一口气将其推到坡上的开阔地。

&esp;&esp;其他士兵牵马拉载,都没有李瑄轻松。

&esp;&esp;用了两个时辰,所有战车、士兵,都到达坡顶。

&esp;&esp;从峡口出发前,多要两百辆车,此时派上用场,将南面、西面、东面安置两重战车。北方陡峭,只放置一重战车。

&esp;&esp;丰安军驻扎的位置被李瑄标记在地图上,由传令兵程给张齐丘。

&esp;&esp;“李将军,可否率轻骑下坡游击敌人?四周旷野无边无际,能牵制一部分敌骑。”

&esp;&esp;篝火前,王思礼向李瑄建议道。

&esp;&esp;“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