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尽量用学术的方式来解决。”
&esp;&esp;“实在解决不了的,也没必要掀桌子。”
&esp;&esp;“需知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不采纳他的学说,本身就是最严重的处罚。”
&esp;&esp;两人都奉命承教。
&esp;&esp;对于解缙的事情,朱标也给出了建议:
&esp;&esp;“天下如他这般的读书人比比皆是,不尊俗流、自命清高是他们最大的缺点。”
&esp;&esp;“但他们视荣誉为生命,敢于谏言,是不错的异见者。”
&esp;&esp;“景恪经常说,当朝廷只剩下一个声音的时候,往往也是危险即将到来的时候。”
&esp;&esp;“朝廷还是需要他们这些异见者,来提供反面意见做参考的。”
&esp;&esp;“对待他们要牢记一句话,可用可信不可重。”
&esp;&esp;陈景恪心中赞叹,这番话太有朱标特色了。
&esp;&esp;他才是真的将求同存异这四个字放在心里,并应用在实践之中。
&esp;&esp;只可惜,身体原因让他过早的退出了政治舞台。
&esp;&esp;不过即便如此,他的历史评价也不会低。
&esp;&esp;又陪着他聊了一会儿,两人才一起离开。
&esp;&esp;毕竟现在朝廷政务繁忙,能抽出时间来看看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可能长时间逗留。
&esp;&esp;大明是真的忙,不只是朝廷忙,地方衙门、百姓也忙,就连藩属国也跟着忙。
&esp;&esp;朝廷忙着协调分配资源,同时利用这个大好的机会,刺激工商业发展。
&esp;&esp;地方衙门则是这些政策的执行者,同时也要及时将问题上报。
&esp;&esp;百姓则忙着赚钱,忙着迁徙,忙着去自己新分配的土地耕作,也忙着与新邻居打交道。
&esp;&esp;陈粪叉是江西一名普通的少年,最近的心情有些大起大落。
&esp;&esp;先是周围很多熟悉的同族玩伴,被迁走去了遥远的藩属国。
&esp;&esp;他听祖辈说过,十几年前朝廷就进行过一次大迁徙。
&esp;&esp;那次就有很多族人被拆散迁走,他们陈家的声势已经大不如前。
&esp;&esp;很多老一辈的族人,经常缅怀当年的强大。
&esp;&esp;什么没人敢欺负他们,什么用水都得他们村用过,别的村才能用。
&esp;&esp;总之一句话,他们村就是当地的小霸王。
&esp;&esp;可是经过那次迁徙之后,这种盛况就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