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两百多万贯,要知道这是在官员涨俸禄,军队发军饷等等之后的盈余。
&esp;&esp;是非常不容易的。
&esp;&esp;现在一下子变成赤字六百万,这绝对不行。
&esp;&esp;朱标不动声色的道:“裴卿的意思是,如果能解决这六百万贯的赤字,这计划是可行的是吗?”
&esp;&esp;裴有为想了想说道:“可不可行臣不敢断言,但只要能解决赤字,臣以为可以一试。”
&esp;&esp;听到这里,群臣忽然察觉到了不对劲儿。
&esp;&esp;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唱双簧啊?
&esp;&esp;再想到裴有为计官出身,以及他们背后的陈景恪,群臣更加肯定的自己的猜测。
&esp;&esp;可是还不等他们有所反应,朱标就先一步说道:
&esp;&esp;“那好,每年从内帑出六百万贯,填补国库亏空。”
&esp;&esp;“以五年为期,看看这份计划到底是什么效果。”
&esp;&esp;这话突出了一个有钱任性。
&esp;&esp;内帑不缺钱,这些年老朱存了有大几千万贯。
&esp;&esp;且每年还有几百万贯入账,足够朱标实施计划了。
&esp;&esp;说到这里,他看着群臣意味深长的道:“诸卿不会不同意吧?”
&esp;&esp;第325章 时代的尘埃
&esp;&esp;看着沉默不语的群臣,陈景恪不禁再次为李善长的智慧感到敬佩。
&esp;&esp;他将所有可能会遭到质疑的计划剔除,只留下了一目了然,而又利国利民的部分。
&esp;&esp;就算是傻子都知道,这些计划都是善政。
&esp;&esp;这就堵住了群臣的嘴,让他们无法直接拒绝执行这个计划,只能以扰民、财政为借口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