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p;这是权力界限问题,实施方案应该内阁做,现在幕僚群体帮忙做了。
&esp;&esp;那属于越权,侵犯内阁的权力,这事儿是很严重的。
&esp;&esp;很多时候就是如此,我做不做,会不会做,那是我自己的事情。
&esp;&esp;我可以邀请你来帮忙,但你绝对不能随便伸手。
&esp;&esp;反过来说,如果内阁无视幕僚的越权行为,那朱标会不会经常找幕僚干内阁的活儿?
&esp;&esp;时间长了,内阁就被架空了。
&esp;&esp;“所以,您现在应该做的,是把内阁制度完善起来。”
&esp;&esp;“然后我们把五年计划的内容告诉他们,再帮助他们制定实施方案。”
&esp;&esp;“这才是符合官场规矩的做法。”
&esp;&esp;“而且这么做我们也轻松,内阁能学到新东西,两全其美啊。”
&esp;&esp;朱标想了想,好像确实如此。
&esp;&esp;国家发展计划,是前所未有的东西。除了他的幕僚团队,就基本没啥人知道。
&esp;&esp;内阁也同样不知道,他们如何来执行?
&esp;&esp;这就需要幕僚团队手把手去教。
&esp;&esp;既然如此,何不先完善内阁,然后双方一起干活呢?
&esp;&esp;干活的过程,也是学习了解的过程。
&esp;&esp;等方案制定好,内阁也能了解国家计划的内容了。
&esp;&esp;到时候直接就可以执行。
&esp;&esp;省去了很多麻烦,还避免了越权的问题。
&esp;&esp;想到这里,朱标终于点头道:“是我疏忽了,这就将内阁进一步完善。”
&esp;&esp;之前已经制定好的政策,给予内阁票拟和驳斥权。
&esp;&esp;只是为了防止儒家掌控内阁,需要对内阁成员的成份进行限制。
&esp;&esp;就是从不同的群体,挑选成员进入内阁。
&esp;&esp;这就触犯了儒家的利益,必然会遭到激烈反对。
&esp;&esp;换成朱元璋,肯定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硬做,谁不服就杀谁。
&esp;&esp;朱标不一样,他更希望用政治手段,解决政治问题。
&esp;&esp;于是,他并未直接扩大内阁的权力,而是先对其成员的选拔做出了限制。
&esp;&esp;并且对内阁的权力,做出了限制。
&esp;&esp;比如不准兼职之类的。
&esp;&esp;没有票拟和驳斥权,内阁只是幕僚机构,儒家并不重视,对这种改革没有发表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