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p;&esp;众人有些疑惑,这有什么好猜的?直接说答案不就行了。
&esp;&esp;朱棡好似没看到众人的疑惑,自顾自的说道:
&esp;&esp;“老四是个有雄心之人,看中的地方定然地域广阔,且发展潜力巨大。”
&esp;&esp;“为了大明本土的安全,周边是不允许有大的藩属国存在的。”
&esp;&esp;“老四肯定也懂这个道理,那么他看中的地方离大明定然不近……”
&esp;&esp;“符合这些要求的……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天竺。”
&esp;&esp;“老四,我猜的可对?”
&esp;&esp;在分析原因的时候,他语速非常慢,说完还意味深长的看着朱棣。
&esp;&esp;在座的哪个不是一肚子心眼,顿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esp;&esp;这是在提醒朱棣,不要把封国选在大明周边,否则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esp;&esp;唯独有一个人毫无波澜,那就是朱棣。
&esp;&esp;听完最后的答案,他竖起大拇指敬佩的道:
&esp;&esp;“还是三哥了解我,我看中的正是天竺。”
&esp;&esp;看着他一脸“纯真”的样子,众人都很无语。
&esp;&esp;马皇后不禁抚额,怎么生出这么个没心眼的儿子。
&esp;&esp;虽然……嗯……是吧。
&esp;&esp;但见他真的选择了天竺,众人也都松了口气。
&esp;&esp;省去了很多麻烦。
&esp;&esp;朱棣还以为众人是佩服他的眼光,得意洋洋的道:
&esp;&esp;“此地离大明不远也不近,既不会威胁到大明的安全,又可以获得大明的支援。”
&esp;&esp;“和三哥的碎叶川有异曲同工之处。”
&esp;&esp;众人连连点头,确实如此啊。
&esp;&esp;朱元璋一脸狐疑的问道:“老四啊,老实给咱说,这是谁给你出的主意啊?”
&esp;&esp;朱棣倒也没有隐瞒,说道:“就是您派到北平的那个道衍和尚啊。”
&esp;&esp;老朱有些意外的道:“竟然是他,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才华,倒是便宜你了。”
&esp;&esp;朱棣得意不已,这确实是自家亲爹送过来的人才啊。
&esp;&esp;老朱派道衍去北平,还真不是监视朱棣。
&esp;&esp;因为当过和尚的原因,他曾经对佛教相当笃信。
&esp;&esp;为了劝诫儿子们向善,给每个儿子的封地都派遣了一位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