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甚至兵家传人从事行政事务,也可以称之为文官。
&esp;&esp;宋朝时期,儒家彻底压倒百家,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独尊儒术。
&esp;&esp;司法体系是儒家把控,计官体系也是儒家传人在担任,甚至军方也到处都充斥着儒家的人。
&esp;&esp;从此时起,文官就成了儒家官员的专属称呼。
&esp;&esp;唯一还能保持一点独立的兵家,也备受打压。
&esp;&esp;武将就算有机会转任文官,依然是武夫出身饱受歧视。
&esp;&esp;这一世因为陈景恪的出现,事情有了转机。
&esp;&esp;算学圈子的组建,再加上金钞局的出现,让计官挺直了胸膛做人。
&esp;&esp;关键是,儒家一开始想把算学踢出国子监的举动,把算学推向了对立面。
&esp;&esp;现在计官打内心里,并不把自己归于儒家的文官体系。
&esp;&esp;以前他们也自称文官,现在基本都称呼自己是计官。
&esp;&esp;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这是要和儒家的文官体系分道扬镳了。
&esp;&esp;司法系统虽然整体还是由儒家把控,可是现在科举有专门的明法科。
&esp;&esp;考试内容三成是儒家思想,七成是律法问题。
&esp;&esp;法家的思想逐渐开始抬头。
&esp;&esp;很多人或许会不理解,没有人宣扬法家思想,他怎么会抬头呢?
&esp;&esp;前面已经说过,大多数人都是研究谁就亲近谁。
&esp;&esp;现在想当司法官,就必须要参加明法科考试。
&esp;&esp;为了考高分,考生必然会去研究律法,乃至去研究法家精神。
&esp;&esp;研究的多了,自然就会亲近法家。
&esp;&esp;所以,法家思想抬头是早晚的事情,不需要谁刻意去宣扬。
&esp;&esp;如果朝廷阅卷的时候,稍稍偏向于法家思想一点,效果会更显著。
&esp;&esp;早晚有一天,儒家会失去对这一块的掌控。
&esp;&esp;至于兵家,现在是大明建国初期,勋贵集团力量最强势的时候。
&esp;&esp;而军方的代表,恰恰就是勋贵集团。
&esp;&esp;文官集团再强势,面对此时的勋贵集团也完全不够看。
&esp;&esp;宋朝时期,因为儒家独大形成的那张大网,已经出现了多道无法弥补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