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朱元璋并没有立即拍板,而是让群臣考虑此策是否可行。
&esp;&esp;同时还下令刊印邸报,通告全国讨论此事。
&esp;&esp;听到最后这句话,群臣哪还不明白,所谓讨论不过是走个过场。
&esp;&esp;皇帝这是已经决定施行摊丁入亩之法了。
&esp;&esp;否则不会通告全国的。
&esp;&esp;原本对此事还有一些不同意见的人,也很识趣的改变想法。
&esp;&esp;既然无法反对,那就一起赞颂吧。
&esp;&esp;而且此法确实是仁政,太孙能想到这种利国利民之法,不正说明他乃仁圣之君吗。
&esp;&esp;这一刻,文管集团更加认定,太孙就是他们需要的君主。
&esp;&esp;吹捧,狠狠的吹捧。
&esp;&esp;一定要将太孙的事迹传遍全国,让他的储君之位稳如泰山。
&esp;&esp;退朝后,摊丁入亩之事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整个应天城。
&esp;&esp;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全国传播。
&esp;&esp;这其中,固然有文官集团讨好朱雄英的原因。
&esp;&esp;但最主要的,还是摊丁入亩本身。
&esp;&esp;就算是对朝廷要求再苛刻的人,都不得不承认。
&esp;&esp;这条政策受益最大的,就是穷苦百姓。
&esp;&esp;是一条前所未有的仁政善政。
&esp;&esp;由小见大,太孙果然是仁圣之君也。
&esp;&esp;不光是有仁善之心,还很聪明。
&esp;&esp;否则也不会想到摊丁入亩,这样前所未有的良法。
&esp;&esp;天命太孙的含金量已经拉满了。
&esp;&esp;正如陈景恪所预测的那般,随着这个消息的传播,越来越多藏匿的隐户主动现身入籍。
&esp;&esp;这也导致,很多试图瞒天过海,藏匿百姓的大户暴露出来。
&esp;&esp;让锦衣卫的屠刀下,又多了一些冤魂。
&esp;&esp;也让更多的财富和土地,回流到朝廷手里。
&esp;&esp;这一次大清查,仅仅是抄没的钱财,就超过了大明两年的岁入。
&esp;&esp;对朝廷来说,这也算是个意外之喜。
&esp;&esp;也让朱元璋更有动力去推动改革。
&esp;&esp;-----------------
&esp;&esp;且说陈景恪这边,等他们到达梧州府的时候,摊丁入亩之事已经先一步传开。
&esp;&esp;百姓们听说此事后,自然是欣喜若狂。
&esp;&esp;太孙在南方百姓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人还未到万民伞就已经先送过来了。
&esp;&esp;各番蛮部落,不论是已经归降的,还是未归降的。
&esp;&esp;也都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太孙确实是个讲信誉的仁慈之君。
&esp;&esp;有这样的君主,身为臣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esp;&esp;于是更多还在犹豫的部落,选择走出山林。
&esp;&esp;而两广的各部落,在听说了摊丁入亩之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esp;&esp;太孙值得信任,更值得追随。
&esp;&esp;所以,这一次的谈判出奇的顺利。、
&esp;&esp;针对两广的复杂情况,朱雄英和陈景恪提出了更具体的政策。
&esp;&esp;除了之前有的,还加了几条,诸如各部落不得相互用兵。
&esp;&esp;部落之间有了纠纷,若不能自己解决,就找当地衙门调解等等。
&esp;&esp;这其实就相当于是,为后续朝廷插手部落事务,留下了一个口子。
&esp;&esp;本来他们两个还以为各部会拒绝,谁知道对方全盘接受这些条件,且没有额外提出任何附加条款。
&esp;&esp;并且各部还承诺,若两广有人胆敢作乱,只需太孙一道手谕,各部就出兵协助朝廷平叛。
&esp;&esp;包括番蛮部落作乱,他们也会出手。
&esp;&esp;对此,朱雄英自然非常高兴,当场赐予一样自己的信物。
&esp;&esp;持有信物,他们可以随时入京求见。
&esp;&esp;“如果地方官吏针对你们,或者你们有别的困难。”
&esp;&esp;“不要再如以前那般起兵,拿着信物去京师找我。”
&esp;&esp;“任何问题,我都会想办法帮你们解决。”
&esp;&esp;“但是我也希望你们慎用此物,若不然我只能将其收回。”
&esp;&esp;各部也非常满意,他们要的就是太孙的承诺,而不是朝廷的狗屁律法。
&esp;&esp;现在太孙表现出了诚意,他们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做。
&esp;&esp;各部首领当场立下誓言,绝不滥用信物。
&esp;&esp;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番蛮部落的首领们为了表示诚意。
&esp;&esp;反手就把之前勾结他们的,官僚士绅宗族全都出卖了。
&esp;&esp;其中宗族势力十一家,官僚士绅多达百人。
&esp;&esp;拿到名单之后,朱雄英眼睛里浮出一抹杀意,迅即就掩去。
&esp;&esp;并且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说道:
&esp;&esp;“都是大明子民,何至于此啊。”
&esp;&esp;然后名单就出现在了朱棡手里。
&esp;&esp;对此他并不意外,在来两广之前,他就派人先一步过来调查情况。
&esp;&esp;有宗族势力勾结番蛮造反,他早就知道了。
&esp;&esp;只是不知道具体有哪些人,不好动手。
&esp;&esp;现在有了确切的名单,那还等什么,抓。
&esp;&esp;一夜之间,两广上百名官吏被抓捕,十三家大宗族被围剿。
&esp;&esp;当然,不可能把宗族所有人都杀了。
&esp;&esp;抓的都是骨干人员,普通族人只是看管起来,随后会打散安置。
&esp;&esp;在审理的过程中,有人交代了更多的问题。
&esp;&esp;比如,有宗族和倭寇勾结,里应外合之事。
&esp;&esp;朱棡听闻此事也是大吃一惊,他只是傲慢,并不是目中无人。
&esp;&esp;倭寇大多都是亡命之徒,战斗力是非常强的。
&esp;&esp;若真按那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