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一定要引以为戒,绝对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esp;&esp;回到自己的住所,花了好一会儿时间,才让自己平静下来。
&esp;&esp;然后就开始思考印钞的问题。
&esp;&esp;纸钞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纸张,二是油墨。
&esp;&esp;他也正是准备从这两方面入手的。
&esp;&esp;作为发哥的半个影迷和郭天王的半个歌迷,前世他是看过《无双》的。
&esp;&esp;演技是真好,剧情也跌宕起伏。
&esp;&esp;然而,作为一个理科生,对于整部剧的设定,真的有些无力吐槽。
&esp;&esp;说白了,编剧就是在欺负大家不懂钞票。
&esp;&esp;无酸纸很难制造吗?
&esp;&esp;其实大家平日里接触到的纸,很大概率就是无酸纸。
&esp;&esp;准确说,无酸纸最早被造出来,是用来印书的,而不是印钞票。
&esp;&esp;只是因为这种纸比较优秀,才被选为纸钞用纸。
&esp;&esp;什么叫做无酸纸呢?
&esp;&esp;那就要先说说什么叫有酸纸。
&esp;&esp;工业化造纸时代,人们在纸浆里添加施胶剂,增强纸张纤维之间的亲和力。
&esp;&esp;最早的施胶剂是松香和明矾,适量添加,造出来的纸柔韧度显著增强。
&esp;&esp;还能有效防止表面起毛和掉毛,且能减少对油墨的吸收力。
&esp;&esp;这种方法很快就得到了普及。
&esp;&esp;但几十年后藏书馆的人发现,书籍会自我损坏。
&esp;&esp;研究发现,罪魁祸首是明矾。
&esp;&esp;明矾学名硫酸铝,具有酸性,会腐蚀纸张。
&esp;&esp;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纸张强度降低、褪色。
&esp;&esp;于是藏书馆就提出了要求,解决纸张的自我腐蚀问题。
&esp;&esp;方法也很简单,既然有酸纸会自我腐蚀,那就造无酸纸呗。
&esp;&esp;罪魁祸首是明矾,那就把它替换掉。
&esp;&esp;于是就有了非酸性施胶剂。
&esp;&esp;非酸性施胶剂很多,比如动物胶就是其中一种。
&esp;&esp;要是还觉得不保险,就在纸浆里添加一些碳酸钙(石灰石),于是就有了无酸纸。
&esp;&esp;这玩意儿的制作方法是公开的。
&esp;&esp;而且生产钞票用纸的原材料,也是半公开的,主要就是棉花。
&esp;&esp;随便找个懂一点化学知识的人,摸索一下都能造的出来。
&esp;&esp;根本就不需要大费周章,到专门的机构去买。
&esp;&esp;变色油墨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这玩意儿的核心就是光敏材料。
&esp;&esp;而光敏材料的种类实在太多了。
&esp;&esp;比如氯化银,就是最早被发现的光敏材料之一。
&esp;&esp;用硝酸和银反应,生成硝酸银。
&esp;&esp;再用硝酸银和盐酸反应,就能生成氯化银。
&esp;&esp;三酸两碱,有工业母液之称。
&esp;&esp;碱的制作门槛要高的多,前世一度被发达国家掌控。
&esp;&esp;直到侯德榜大师公布了自己的发明,才普及开来。
&esp;&esp;而三酸的制作门槛就比较低了。
&esp;&esp;就拿硫酸为例,将胆矾蒸馏,生成的气体冷凝就是硫酸。
&esp;&esp;这玩意儿咱们的老祖宗早就发现了,还给取了个名字,叫绿矾油。
&esp;&esp;然后还是一味中药。
&esp;&esp;是的,硫酸是一味中药。
&esp;&esp;有了硫酸,再制作硝酸和盐酸,就更加容易了。
&esp;&esp;三酸有了,就可以着手制作光敏材料了。
&esp;&esp;有了光敏材料,变色油墨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esp;&esp;无酸纸加变色油墨,这就是陈景恪敢说,百年内无人能仿造的底气。
&esp;&esp;无酸纸的事情可以放一放,先把变色油墨弄出来再说。
&esp;&esp;先是设计了一套,土法获取光敏材料的流程。
&esp;&esp;将所需材料写下来,清单交给朱标。
&esp;&esp;明确告诉他,这是用来造特种墨的,收集材料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要被人发现了。
&esp;&esp;朱标自然懂得怎么做,将清单分开,找不同的人来收集。
&esp;&esp;皇太子吩咐的事情,效率自然很高,没多久材料就送来了。
&esp;&esp;陈景恪试验了许多次,终于弄出了一点光敏材料,也就是变色粉末。
&esp;&esp;然后又弄出几种不同颜色的油墨,各自取一点和变色粉末混合。
&esp;&esp;就成了变色油墨。
&esp;&esp;当看到白纸上,会变色的字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惊呆了。
&esp;&esp;他们一直在想,陈景恪要如何才能制作出,别人无法仿造,百姓又能一眼看出真假的宝钞。
&esp;&esp;想了许久,都没有丝毫头绪。
&esp;&esp;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了。
&esp;&esp;这玩意儿确实没人能仿造,而百姓只要不瞎,都能分的出真假。
&esp;&esp;“好好好,太好了。陈景恪你又立下一个大功,天大的功劳。”
&esp;&esp;以朱元璋的城府,都喜形于色,连连夸赞道。
&esp;&esp;陈景恪谦虚的道:“陛下过誉了,不过是承前人的智慧罢了。”
&esp;&esp;然后拿出几页纸递过去:“陛下,变色油墨的核心材料,是变色粉末。”
&esp;&esp;“只有添加了它,油墨才会变色。”
&esp;&esp;“这是制作变色粉末的方法,天下只有我一人知晓,请陛下收好。”
&esp;&esp;朱元璋小心的接过来,展开纸发现上面的字都认识,但完全不懂是什么意思。
&esp;&esp;看不懂好啊,看不懂才说明这是秘法,别人不容易偷师。
&esp;&esp;然后他将纸递给朱标:“标儿,你找人单独生产变色粉末。然后将粉末交给宝钞提举司,让他们配置油墨。”
&esp;&esp;“切记不可让他们知道,变色粉末是哪来的。”
&esp;&esp;朱标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