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先弄出来用着,再慢慢研究更好的显微镜就可以了。
&esp;&esp;很多东西,都是有了需求,才会有人专门去研究。
&esp;&esp;很快朱橚就找到了水晶和磨镜子高手。
&esp;&esp;自然不能把这些人带进宫,而是放在了朱橚在应天的府邸。
&esp;&esp;在陈景恪提出要求后,这几名工匠就开始小心翼翼的打磨。
&esp;&esp;能用来制作显微镜的镜片,自然没那么容易打磨。
&esp;&esp;最开始打磨的全都废掉了。
&esp;&esp;陈景恪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将其中还能用的挑出来,稍加修整制作成了单筒望远镜。
&esp;&esp;工匠们见到望远镜的效果后,彻底明白了他的打算,工作的效率提高了许多。
&esp;&esp;之后,陈景恪就将望远镜呈给了朱元璋。
&esp;&esp;老朱是什么人,马上就明白了这玩意儿的真正用处。
&esp;&esp;当即就要求他多打造几个,并严格保密,绝不能将此事泄露出去。
&esp;&esp;然后他就拿着望远镜找到徐达、朱棡、朱棣等人,将此物展示给他们看。
&esp;&esp;毫无意外,众人全部被望远镜征服。
&esp;&esp;得知是陈景恪弄出来的,而且只是某种医疗器具的副产物,众人都有些无语。
&esp;&esp;在制作器具的时候,陈景恪也没闲着,开始从最基础教导朱橚。
&esp;&esp;对于朱橚来说,这些知识相当于是为他推开了一道大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esp;&esp;在震惊之余,也如饥似渴的学习起来。
&esp;&esp;陈景恪还按照记忆,将人体的各种解剖图给画了出来。
&esp;&esp;当然,他不是专门的外科医生,这些东西也就上学的时候学过。
&esp;&esp;工作之后基本就抛之脑后了。
&esp;&esp;再加上穿越后十多年没接触过,已经忘记的差不多,只能画个大致。
&esp;&esp;“这些图错误很多,也没有细节,你只能作为参考。”
&esp;&esp;“待以后有机会,你自己想办法将错漏之处修补好……”
&esp;&esp;朱橚看着这些图,咂舌不已。
&esp;&esp;竟然将人体了解的如此透彻,不知道是哪位大家的手笔。
&esp;&esp;老师的这份传承,果然非同一般。
&esp;&esp;之后,陈景恪又拿出了,改变外科手术史的一样东西。
&esp;&esp;麻醉剂。
&esp;&esp;这玩意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华佗的麻沸散。
&esp;&esp;但麻沸散随着华佗死亡,就失传了。
&esp;&esp;之后虽然一直有医生想重现,都没有成功。
&esp;&esp;直到现代医学兴起,才有人以曼陀罗花为主药,研制出了中药麻醉剂。
&esp;&esp;但和化学麻醉剂相比,没有什么优势,只能作为储备束之高阁。
&esp;&esp;这一点和中药消毒剂的经历非常相似。
&esp;&esp;但这玩意儿拿到明朝,简直太有用。
&esp;&esp;还有羊肠线什么的,也都相继弄了出来。
&esp;&esp;大明洪武十五年的人,都还没有意识到,一场医学革命,正在应天府悄然酝酿着。
&esp;&esp;第97章 你们父子逗大家玩是吧
&esp;&esp;在繁忙而又充实的节奏下,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新年。
&esp;&esp;大明洪武十五年就这样过去。
&esp;&esp;一场盛大的元日大朝会,在奉天殿隆重举行。
&esp;&esp;朱元璋、马秀英、朱标、朱雄英尽皆出场。
&esp;&esp;京中官员皆可入内观礼,还邀请了几十位七十岁以上老人,作为祥瑞。
&esp;&esp;恩科的三百名新晋进士,也被允许参加。
&esp;&esp;同时还有十余藩属国使节参与。
&esp;&esp;其中琉球、爪哇、乌斯藏、占城四国使节,是首次来参与大朝会。
&esp;&esp;这也意味着,建国十五年的大明,逐渐得到周边各国的认可。
&esp;&esp;虽然还比不上大唐那种万国来朝的局面,但已经初步具备了天朝上国的气象。
&esp;&esp;就在这一日,朝廷宣布采用新的纪年法,即黄帝历加洪武历。
&esp;&esp;藩属国则必须采用三重纪年法,即黄帝历加洪武历加本国君主年号。
&esp;&esp;这件事情是早就决定好的,群臣早已知晓,自然也没什么人反对。
&esp;&esp;至于藩属国,就更没有意见了。
&esp;&esp;使用黄帝历,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
&esp;&esp;……
&esp;&esp;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对陈景恪自己来说,今年过年也是尤为的热闹。
&esp;&esp;来家中送礼的人,再次排出了很长的队伍。
&esp;&esp;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冯氏已经能很好的处理此类事情,倒也不用陈景恪操心。
&esp;&esp;他真正头疼的,是该去给谁家送礼。
&esp;&esp;不该去的去了,会出问题。该去的不去,也会出问题。
&esp;&esp;索性,他再次求助徐达。
&esp;&esp;徐达早就料到他会来,拿出了一份清单给他。
&esp;&esp;上面列出了几个名字,以及各自需要送什么礼品。
&esp;&esp;名单人数不多,基本都是太子一系的核心。
&esp;&esp;比如叶兑、常茂、蓝玉等,礼品也非常简单,加起来也不值几个钱。
&esp;&esp;陈景恪略微一想,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esp;&esp;作为太孙伴读,他眼下不需要去和外臣搞好关系。
&esp;&esp;但也正因为是太孙伴读,他必须要给太子太孙一系的核心成员送礼。
&esp;&esp;正所谓礼尚往来。
&esp;&esp;平日里不打交道就算了,过年这么重要的节日也不走动,就是自绝于他们。
&esp;&esp;以后也就不用在朝堂混了。
&esp;&esp;送的礼比较轻,代表着我暂时无意加入任何一派。
&esp;&esp;除了一致对外,内部的各种问题都别来找我。
&esp;&esp;来找我,我也不会和你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