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卷编写中来。
&esp;&esp;放在正常情况下,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esp;&esp;这些消息涉及到朝廷机密,邱广安不敢随意透露,所以程一民也不知道。
&esp;&esp;陈景恪虽然在宫里,却几乎没有获取消息的渠道,同样不知道这一点。
&esp;&esp;所以,他根本就无法理解,朱元璋怎么会让程一民参与编写考卷。
&esp;&esp;但纵使再疑惑也无用,以他的身份什么都做不了。
&esp;&esp;见他一直不说话,程一民继续说道:“我在想,要不要在本次科举采用新式算学符号,书写方式也改为横写。”
&esp;&esp;古代书籍都是从左往右翻页,文字也是竖着写的。
&esp;&esp;但理科需要大量计算,竖着写确实不方便,陈景恪就改成了横着写。
&esp;&esp;不过从左往右翻页他没改。
&esp;&esp;左翻还是右翻并不影响阅读和书写,没必要非模仿前世习惯。
&esp;&esp;这一习惯,很快就被程一民等人接受,并在算学班推广。
&esp;&esp;新编写的《洪武算经》,采用的就是横写。
&esp;&esp;只是他没想到,程一民竟然如此激进,竟然想在算科考试采用新规则。
&esp;&esp;他的理由是:“科举是推行新规则最快的地方,只需一次,新的算学符号和书写习惯,就能推广开来。”
&esp;&esp;陈景恪心道,还好你只是算学博士,若让你主政绝对是国家的灾难。
&esp;&esp;“今年的恩科和明年的正科,还是按照之前的规则来进行的好,否则对别的考生太不公平了。”
&esp;&esp;程一民解释道:“你说的事情我也想过,只是除了国子监算学班,参加算科的人非常少。”
&esp;&esp;“我让人去查了一下,只有不足百人。”
&esp;&esp;陈景恪惊讶的道:“算科考生竟然这么少吗?”
&esp;&esp;要知道,明经科可是来了一万多人。
&esp;&esp;就这还是很多考生得到消息太晚,来不及参与本次恩科。
&esp;&esp;预计明年二月份参与正科的明经考生,将会超过两万人。
&esp;&esp;两相对比,差距实在太大了。
&esp;&esp;程一民叹道:“算学没落啊,民间学算学的多是商贾,是不允许出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