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节(2 / 2)

身体出问题,那就再让自己进宫治疗。

&esp;&esp;如果马秀英身体一直没出问题,那就说明自己在欺君,恐怕下场不会很好。

&esp;&esp;想清楚这些,陈景恪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esp;&esp;他还是将政治斗争想的简单了,也将历史人物想简单了。

&esp;&esp;不过还好,马秀英确实身患重病。

&esp;&esp;自己那副药也远没有那么神奇,根本就控制不住她的病情。

&esp;&esp;倒不是他留了一手,而是她的病已经根深蒂固,只能慢慢调养。

&esp;&esp;而且由于缺少先进的医疗机械,他对病情的判断也并不准确,这副药更多是投石问路。

&esp;&esp;等马秀英服用一周后,再根据她的身体变化推断她的病情,然后调整用药。

&esp;&esp;这种调整基本每周都要进行一次。

&esp;&esp;所以马秀英暗疾爆发已成必然,只希望朱元璋不要太头铁,否则历史很可能会重演。

&esp;&esp;第11章 鸵鸟朱标

&esp;&esp;陈景恪本就是空着手来的,陈远更是被从牢里带过来的,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当即就跟着杜同礼离开。

&esp;&esp;陈远还很失望的样子,好不容易入宫一趟,既没见到皇帝,也没逛上一圈,约等于没来啊。

&esp;&esp;先去那家客栈,找到了战战兢兢的冯氏。

&esp;&esp;见到父子俩,冯氏犹如看到主心骨,哭了许久。

&esp;&esp;回到家中,陈景恪很自觉的自我禁足了,也要求陈远和冯氏不要出门。

&esp;&esp;就连每日生活所需一律交由杜同礼去购买。

&esp;&esp;理由很简单,赵瑁贼心不死,说不定啥时候就派人过来灭口了。

&esp;&esp;在案子查清之前,全家都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给对方机会。

&esp;&esp;冯氏本就胆小,自然是牢牢遵守儿子的叮嘱。

&esp;&esp;陈远性子有些跳脱,但经历过地牢谋杀他是真被吓怕了,也不敢乱跑。

&esp;&esp;本来冯氏还很担心,这样劳烦锦衣卫会不会不好。

&esp;&esp;殊不知,杜同礼见他们如此识趣,心中别提多开心了。

&esp;&esp;陈景恪也没闲着,除了日常锻炼就在书房写书。

&esp;&esp;虽然他选择躺平,但并不代表就没有一点点追求。

&esp;&esp;穿越一趟,要是不在历史长河留下点什么,那不是白来了吗。

&esp;&esp;作为医生,他准备写医书,还计划写两部。

&esp;&esp;第一部是他对中医的全部理解。

&esp;&esp;考虑到李时珍是明朝中晚期人物,他决定提前将《本草纲目》这个名字占用。

&esp;&esp;第二部医书还停留在设想阶段,他准备写现代医学知识。

&esp;&esp;不需要写的太复杂太深奥,将现代医学体系搭建起来就行。

&esp;&esp;不过这部书他准备过个几十年再写,至少等到本草纲目写完再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