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2节(2 / 2)

于是另一个问题来了:以往更严重的局面都能有惊无险地度过,为什么刘欣之死会导致汉朝统治的空前危机,并且汉朝最终没能挺过去?

&esp;&esp;对于上述两个问题,一个笼统的答案是:以往的危机只是权力危机,而此时的危机是合法性危机。所谓合法性,就是“天意”。权力危机不出长安城,甚至不出未央宫;而合法性危机则遍于天下。

&esp;&esp;刘欣的精神危机,其实就是汉室的合法性危机。

&esp;&esp;汉朝以高皇帝提三尺剑取天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政权要长治久安,就不能纯粹以武力这种粗鄙野蛮的方式作为合法性来源,需要设计一套文雅、仁义、道德的高尚理由或者说政教伦理才能行稳致远。在当时,关于政教伦理的解释权掌握在儒家手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德性”。

&esp;&esp;汉朝是否符合儒家的理念,意味着它能否具备统治的合法性。

&esp;&esp;而汉朝人的一大特点,就是信天意、信鬼神、信天人感应。天上、人间、地下是一个浑然的世界。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反正鬼魂不灭。地理对应着星图,星宿对应着君臣。上天不语,但会通过地震、水旱、蝗虫等“灾”和日食、陨石、谣言等“异”,抑或雉鸟、嘉木、彩云、甘露等“祥瑞”来表达意志。

&esp;&esp;这些灾异和祥瑞,有对未来的预兆,有对过去的褒贬,体现了上天对统治者的真实态度。儒生通过儒学的“理论”和数术的“科技”,掌握着解答灾异和祥瑞寓意的钥匙。由此,汉朝的统治、儒家的理念、上天的意志,就集中体现在灾异和祥瑞上。

&esp;&esp;其实,汉朝的合法性危机,早在汉昭帝时期已有征兆,朝野流传起刘姓皇室即将失去天命的可怕预言。那是距刘欣晏驾七十七年前的汉昭帝元凤三年正月,霍光掌权时期。泰山、莱芜山的南边有块巨石自己竖了起来,石头旁边还有数千白色的乌鸦聚集。与此同时,皇家园林上林苑里有一棵枯断在地上许久的大柳树忽然复活,也立了起来,有虫子把树叶吃成文字,是五个字的谶语:

&esp;&esp;公孙病已立。 9

&esp;&esp;此时,汉廷有个担任符节令 10 的中央官员名叫眭弘,是位儒家人物。他根据《春秋》推断:这些灾异意味着“王者易姓告代”“匹夫为天子” 11 ,也就是要改朝换代;鉴于“汉家尧后”,汉室是尧的后代,所以汉昭帝应该主动退位,禅让给舜的后代“公孙氏”。

&esp;&esp;霍光见此,认为“妖言惑众,大逆不道 ” 12 ,将眭弘杀了。

&esp;&esp;这件事情的后续,一方面,汉昭帝死,昌邑王被废,霍光改立汉宣帝。汉宣帝原名刘病已,又是汉武帝的曾孙,正好符合“公孙病已”的谶语。所以,眭弘的大胆进言被证明是真的,原以为预示汉朝灭亡的灾异,实际是汉宣帝登基的祥瑞。汉宣帝后来征眭弘的儿子入朝为郎,有报答之意。

&esp;&esp;但另一方面,这次预言被证实,又强化了王朝改姓易代的必然性,使得汉室必定退位自此成为一股暗流,涌动在朝野之间。其实,眭弘当时很有可能就是在暗示让霍光称帝 13 ,因为推演族谱,霍氏被认为能追溯到舜。

&esp;&esp;于是,汉昭帝的继承人汉宣帝为了对冲这种舆论,积极回应执政期间出现的地震、日食等灾异,向臣民展示自己的大度胸怀和化解危机的能力;同时大力宣传各种祥瑞,略略统计一下,汉宣帝时期不断有凤凰在全国各地出现,甘露频繁降临未央宫、上林苑,神爵(也就是神雀)多次出现在泰山和皇家祭祀地雍城,五色鸟铺天盖地飞过,更罕见的是出现了黄龙。汉宣帝一共只有七个年号,至少有四个来自祥瑞: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esp;&esp;纵览汉宣帝时期出现的祥瑞,数量几乎可与王莽时期相媲美。

&esp;&esp;事实上,灾异和祥瑞本质而言是一回事,汉宣帝的做法一时巩固了天下对刘姓仍然葆有天命的信心,但也对灾异和祥瑞的信仰推波助澜,使得朝野对异象蕴含的预言愈加深信不疑。合法性危机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生根发芽。

&esp;&esp;到了汉宣帝的儿子汉元帝、孙子汉成帝时期,这类预言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一些儒家信徒根据“五德终始”“汉家尧后”等说法,笃信只要继任者的祥瑞不断出现,尧的后代刘姓一定会禅让给舜的后代,火德终究被土德取代,这是不可违的天命 14 。

&esp;&esp;这就好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时的人们恰恰因为和平稳定太久了,才会盼望天命转移,认定汉室让贤将会带来更美好、更公平正义的明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