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可三人吃一个红烧肉哪能够,曹茵又做了蒜末茄子和虎皮尖椒。这顿饭,连一向晚膳只吃七分饱的曹茵都吃撑了,可见味道有多好吃。
&esp;&esp;夜幕降临,看到夜幕中许久不见的明亮的星星,顾安说:“明日是个大晴天,咱们今晚收拾下,一大早就出发。”
&esp;&esp;这是个好消息。
&esp;&esp;明德和曹茵收拾行李,顾安拿着明德给他的钱袋去了村长家,将这四日的食宿费结算清楚。
&esp;&esp;第二日,吴晨赶在他们出发前,送来一篮吃食,大半是家里存的干菜,另一半则是一些他们常在村里采购的小麦粉、糙米和干枣。
&esp;&esp;“我家的干枣最甜。”吴晨对顾安说。
&esp;&esp;顾安看了眼曹茵,在她的示意下,收下了这些东西,吴晨见状,笑得真诚。
&esp;&esp;马车路过村长家门前时,曹茵瞧见何氏抱着妞妞站在门边,拉着妞妞的小手跟他们挥手告别,妞妞窝在娘亲的怀里笑得十分开心。
&esp;&esp;接下来他们一行快马加鞭地朝镇上而去,直到进了镇子里,曹茵才有心思在吴晨拿来的竹篮中翻找了起来。
&esp;&esp;在干枣之中,她发现了卷起来的一张黄薄草纸,仔细将草纸上的内容看完,曹茵将纸条递给了一旁的顾安,看向来时的村子方向,久久未回神。
&esp;&esp;信件是吴晨写的,里面将妇人和女童为何会当着顾安的面求村长以及女童往顾安手里塞纸条的事解释了一句,那是村里人逼他们做惯了的事,只有这样,这克夫克亲的母女俩才被允许在村里生活。
&esp;&esp;这也解释了为何女童年岁不大却有着那么熟练的塞纸条举动。
&esp;&esp;“别想太多了,”看完纸条内容的顾安说:“作为陌生人,又只是打着客商名号借宿的,咱们也帮不上什么。”
&esp;&esp;抿了抿唇,曹茵说:“你以为咱们说是客商,村里人便认为咱们只是客商了吗?且不说咱们身上没有一丁点的客商的感觉,就说那小黑和小白,便就不像是普通客商能拥有的马匹。他们没有做太过分,怕是早已猜出你跟明德的身份不一般了。”若是只有她一人借宿,那些人怕就不是简单的安排母女俩来试探,而是强买强卖,甚至于做出更过分的事来。
&esp;&esp;这跟上一世法拉利或者大奔车主开着跑车送外卖还不一样,陈朝的阶级等级十分森严,军马的外形哪怕是普通人都能看出其特别来。就比如说现在,他们一行停在了镇口处,但也引得了不少镇民的打量。
&esp;&esp;明德扬着手上的黄纸,说:“意思是,那村子其实是想通过那妇人和女童给我们下套,只要我们伸出了援手,他们就打蛇上棍,直接讹钱?”
&esp;&esp;顾安点头,“按纸上所述,是这个意思。”
&esp;&esp;明德:“那这只是针对我们几人吗?”
&esp;&esp;这个问题顾安和曹茵没回答,但结果,他们都知道,必然不是。
&esp;&esp;顾安将黄纸收入怀中,沉声道:“走吧,我们得加紧赶路了。”快点到云洲吧,不然这一路上,不安心呐!
&esp;&esp;“不是,你们谁告诉我一下,为何吴晨要给我们这张纸,为何要解释一番?又为何我们走的时候,村里人并没有拦着?”
&esp;&esp;回答他的只有顾安的背影。
&esp;&esp;明德夹了夹马肚子,指挥着小白朝顾安追去。
&esp;&esp;曹茵甩了甩鞭子,跟在了他们的身后。
&esp;&esp;为何?因为她治好了妞妞,因为村里人虽坏但不傻,试探后发现你们不上钩,那自然是不会招惹了,不然万一惹到个狠角色,岂不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esp;&esp;当他们离去后,原本躲在远处偷偷窥视的两人也显露出来身影。若是顾安在,必能认出这俩人是村子里的村民。
&esp;&esp;其中一名高个的看向马车的背影,轻舒一口气道:“走吧,回去告诉族长,借宿之人走了,危机解除。”
&esp;&esp;“狗哥,要跟族长说那纸条的事吗?”
&esp;&esp;那被喊狗哥的人犹豫了一瞬,叹口气道:“不说了,村长家的人可不好得罪!”
&esp;&esp;第12章 遇故人
&esp;&esp;梧州官渡位于梧州梯口县陈河镇。前朝时,此地仅是个小码头,陈朝建国后,梯口县首任县令将其拓宽成大渡口,并新命名为陈河渡口。
&esp;&esp;渡口宽阔,又地处陈朝南北交汇之地,南来北往的客船与货船频繁停靠,每日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成为北地知名的官渡,也带动了陈河镇的繁荣发展。
&esp;&esp;八月二十七日清晨,三人抵达陈河镇。他们在靠近渡口的客栈安置好马匹和行李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渡口买票。
&esp;&esp;到达售票处时,售卖船票的人尚未到来。两刻钟后,一位头戴幞头、身着土黄色外袍的人在售票处坐下,顾安赶忙将官牒递过去,说道:“两张去往云洲的船票。”在陈朝,百户为正六品武官,明德是正七品文官。根据官渡规定,他们可各自携带一名随从搭乘官船,曹茵此次便是以随从身份登船。
&esp;&esp;“三百文。”那人收下银钱,将两张木质凭证递给顾安,叮嘱道:“收好了,上船前凭此凭证上船,遗失不补。”随后,他提高音量宣布:“九月初去往云洲的船票已售罄,如需购票,只能选择中旬的船票了。”
&esp;&esp;排在顾安身后的人听闻下一旬出发去云洲的船票已卖完,不禁嘟囔:“难道这趟有官员举家搬迁?不然怎会如此早就没票了?”曹茵闻言,立刻竖起耳朵,期待这人能继续说下去,然而,此人仅嘟囔了这一句,这反倒激起了曹茵的好奇心。
&esp;&esp;所幸他们顺利买到了票,曹茵心中暗自庆幸。若是再等一旬,即便顾安能回到云洲,怕是也没时间找媳妇了,一旦错过律令规定的成亲时间,那可就麻烦了。
&esp;&esp;离开售票处时,曹茵扫了一眼身后的队伍,人不算多,但众人都在低声议论着。此时,顾安正仔细打量着手中的凭证,对比一番后,发现并无异样,便递给崔德一张。崔德摆摆手,说道:“还是你收着吧,我怕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他从小到大,丢东西的事儿可没少干。
&esp;&esp;曹茵对那凭证并不在意,只要能顺利登船就行。趁着顾安和崔德说话的间隙,她开始打量起周围的环境。
&esp;&esp;码头边,抽着旱烟蹲地等活的力士,肩搭布巾大声吆喝
&esp;&esp;的摊贩,以及行色匆匆的路人,这一切让来自清头县的曹茵感到无比新奇,仿佛一幅生动的《清明上河图》展现在眼前。
&esp;&esp;“老板,给我拿两个大肉包,要大一点的,别给我挑小的,我天天在这儿干活,要是包子小了,我肯定来找你!”一名身穿竹制坎肩的汉子站在包子摊前,大声说道。看他额头和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