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赵北岌再清楚不过,所谓的河盗杀人案,实则是荣亲王让曾经的东伯侯贺兰明杀人灭口的罪行,所以这个应瑕必定是淮南的人。
&esp;&esp;而他们要应瑕主审,就更能证明父王在衢州背上杀人的罪名,必定是淮南跟世族在背后做的手脚。
&esp;&esp;这群人惯会算计,如今却急于攀咬父王,给父王定个莫须有的罪名,属实狗急跳墙,手里没牌可打。
&esp;&esp;如此赵北岌觉道:“可。”
&esp;&esp;阳必愕没想到这赵北岌竟如此爽快的答应查案的人选,如此为确保计划顺利,也提议:“那大理寺这边,就让寺丞孙兴参与,殿下觉得如何?”
&esp;&esp;孙兴做事细心缜密,在大理寺当差多年,从未与人有过龌龊之语,经手的案子完成得也很漂亮算是可用之才,赵北岌没有理由反对,因此同意:“无异。”
&esp;&esp;此案关乎皇族,宗人府这边必定要由一位身份贵重的皇亲参与,阳必愕再问:“那宗人府这边,殿下属意谁?”
&esp;&esp;赵北岌冷笑问:“不知襄云侯觉得谁合适?”
&esp;&esp;赵氏嫡系人丁不算兴旺,如今留在京畿的唯有睿王算是身份贵重,其余皇亲又压不住镇北王难堪大任。
&esp;&esp;为了不引起怀疑,襄云侯建议:“不如让晟郡王参与调差如何。”
&esp;&esp;晟郡王赵臻,太祖之弟端王的孙子。
&esp;&esp;当年太祖让端王管辖北城,端王却只顾着敛财享乐,导致北城民不聊生,滋生邪教和滥赌之风,因此被砍头,其亲眷也遭流放。
&esp;&esp;后来先帝感念旧情,加之皇族子嗣凋零,将端王之孙接回京畿,赐封郡王。
&esp;&esp;这个赵臻虽不是纨绔子弟,却极为认死理,他认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但他要查一件事情,就一定会认真查到底。
&esp;&esp;如果不是襄云侯提起,他都忘了还有赵臻这个皇叔,赵北岌道:“既然侯爷举荐,本王也无异,只是”说着扫视了一遍了在场的官员,“既都要查案,不如把清河长公主涉嫌杀害皇贵太妃一案也一并在查,以及王阁老为何怒撞丹凤门的事情一起查清楚,算是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esp;&esp;听到这,阳必愕脸色阴沉几分,若是让宗人府查皇贵太妃的死,必定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查出淮南其他案子,甚至王阁老被逼撞门而亡的事情也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引起天下学子的口诛笔伐。
&esp;&esp;赵北岌此举,是想把事情闹到难以收场的地步。
&esp;&esp;阳必愕绝不允许事情朝着难以控制的局势而去,因此道:“皇贵太妃之事,长公主已经承认是她所为,何须再查。”
&esp;&esp;说母亲认罪,赵琼枝可是一万个不服,遂上前理论:“母亲什么时候认罪了?从皇贵太妃的死讯传出至今,母亲从未亲口承认人是她杀的。”
&esp;&esp;看向气势汹汹的县主,阳必愕问:“证据确凿的事情,难道长公主不认,就能掩盖她杀人的事实?”
&esp;&esp;“好啊,既然侯爷说证据确凿,那么请把证据交上来,若是证据不足,那就开棺验尸。”
&esp;&esp;“县主这是在胡闹,皇贵太妃已经与先帝合葬,怎能开棺验尸。”
&esp;&esp;赵琼枝可不是困于后宫跟深宅的女子,她被帝后精心养育,才女的名声也不是浪得虚名,因此道:“《礼记。王制》言,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皇贵太妃作为先帝的最宠爱的妃子,地位仅次于太后,她死后为何匆匆入棺,不让朝廷派人去吊唁,甚至陛下派特使金朝光大人前去接回贵太妃棺椁时,淮南也多番阻扰,不禁让人怀疑,太妃的死有问题。”
&esp;&esp;皇贵太妃的死不仅是淮南最大的秘密,为了掩埋此事,荣亲王逼得元妃出家,囚禁亲子,虽然他同样被逼死,并且死得尤其不光彩,倘若以皇贵太妃之死牵扯出其他丑闻,足以让如今的世子赵北星声名狼藉,再无继位的可能。
&esp;&esp;阳必愕道:“县主护母心乃人之常情,但此案没有查下去的必要。”
&esp;&esp;听到这,赵北岌反问:“襄云侯的提议本郡王都同意了,为何本王的提议,侯爷却不肯答应,侯爷袒护淮南的心思也太明显了。”
&esp;&esp;赵琼枝也说道:“没错,既然要查那就都一起查,怎能厚此薄彼。”
&esp;&esp;“清河长公主杀害庶母本就是皇家丑闻,若是昭告天下,岂非让皇家蒙羞,下官这是为了保全皇家颜面,何来袒护一说。”
&esp;&esp;赵北岌就知道以襄云侯为首的五城世家不可能同意调查淮南,刚才也只不过是以退为进罢了,若是能一起查最好,若是不能他也不介意动武。
&esp;&esp;转身坐回位置,赵北岌嘴角含笑地看着对面的人,拿起酒杯随意把玩道:“本王就一个要求,要查就一起查,要么就都不查。”
&esp;&esp;看着小郡王一副漫不经心地把玩酒杯的模样,众人只觉得,此刻的他们正是那只酒杯,任由小郡王拿捏。
&esp;&esp;还是最沉不住气的昌宁侯乔瑾忍不住上前问:“小郡王这是在威胁我等吗?”
&esp;&esp;把玩酒杯的手轻轻松开,只听到酒杯摔在地上破碎的声音,赵北岌笑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理,诸位不知道吗?”
&esp;&esp;乔瑾问:“我等若是不顺着小郡王又如何,难道要把我们都押入大牢不成。”
&esp;&esp;“有何不可?”
&esp;&esp;“郡王殿下好狂妄的语气啊!”
&esp;&esp;“狂妄!”将脚边的酒杯碎片一脚踢散,赵北岌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这群人道,“本王若是够狂,今日驻扎在京郊的可不是七千玄鸮军,而是北境铁骑,在座的诸位都做过什么,自己心知肚明,本王今日没有血洗昭明殿那都是本王脾气好,若是换做其他人,你们的脑袋早就挂在城墙上了。”
&esp;&esp;听到这阳必愕就明白,世家跟镇北王再无和平商议的必要,因此道:“镇北王如今还未继位,殿下也不是太子,就已经容不下我等,日后殿下登基,恐怕我等活得连狗都不如。”
&esp;&esp;“诸位怕自己以后活得不如一条狗,那诸位可知,狗是如何生存的?你们做惯了人上人,让你们做回狗,你们知道怎么叫吗?”
&esp;&esp;“如此说来,殿下是当真容不下我等。”
&esp;&esp;要赵北岌容下世家这群老匹夫,除非日月颠倒,海枯石烂。
&esp;&esp;从世家以祖母的安危威胁自己跟老爹卸甲归京以来,他就一直压着脾气,回到京畿后,看到祖母跟陛下的处境,内心的暴戾再也止不住。
&esp;&esp;不管是从前在西北打的每一战,还是到了北境后在檀于仙身上吃过的亏,每一处都有世家跟淮南的影子,他们在边境守护国门,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