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9章(2 / 2)

理数量、处理效率、结果反馈、建议被采纳的数量、以及自身德行。”

&esp;&esp;比如吏部考功司,一个主事需要核对三百个官员的功绩,是否在要求时间内完成,核对有无错误等。

&esp;&esp;京都的官员与地方官员的差别很大,只能根据他们实际的职责拆分考核标准。

&esp;&esp;徐京墨看齐承帝已经消化了这些内容,就继续说道,“冗官的问题,在于进出,因为科举是定期举行,所以新的官员会不断的产生。而我朝对官员一向宽厚,并无致仕年级的规定,臣等查阅史料,发现不少官员是六七十才致仕,甚至还有到八十的。”

&esp;&esp;将原有的那些考核标准全部废除,重设考核标准,定下五品及以下官员致仕年龄为五十五岁,正二品到四品的官员致仕年龄为六十岁,一品官员致仕年龄为六十五岁。

&esp;&esp;若是身体有疾,或是无心仕途可以自请致仕。致仕后,每年可享原有俸禄的一半,此为朝廷恩泽。

&esp;&esp;年级大了以后,身体机能、反应速度都会下降,尤其是地方官员要处理出多杂务,年级太大终会有些力有不逮。还有一个原因,年迈的地方官员更喜欢求稳,宁肯不做,也不愿意承担做错的风险,这样一来,地方的发展就会非常的缓慢。

&esp;&esp;齐朝的平均寿命约莫是六十左右,当官的人生活条件好,人均寿命大概是六十五到七十左右。让他们早点退下来,才好给其他人安排位置。致仕以后,朝廷给他们发放一定的俸禄,保证这些为朝廷做过贡献的官员能够安享晚年。

&esp;&esp;看起来是多了些银子,但是致仕后的俸禄只有原有的一半,比起越来越臃肿的朝廷官员,这法子反倒是能为朝廷剩下不少的银子。

&esp;&esp;有了空缺给新人安排位置,读书人肯定也就更有动力,愿意去读书的人也会变多,因为考中、当官的概率会比以往更多。

&esp;&esp;齐承帝是个懂的人心的皇帝,这一进一退带来的好处是很明显,流动起来的官员就如同河水之于河道,滚动起来才能带来活力。“不错,那么恩荫制又要如何?”

&esp;&esp;恩荫制是朝廷官员的核心利益所在,关于一族的未来,想要变动,这些受益人都会拼死反对,即便是皇帝也不能任性而为。但是帝王,岂会容忍被架空,且军权、政权必须分离。

&esp;&esp;“陛下,文武移易本就有违祖宗之法,如今只需要拨乱反正即可,对于之前互易之人,按制考核,连续差评的官员丢官、贬谪也是应该的。”对于功勋的策略是新老划断,已经通过恩萌迈入文官体系的人,有能力就任用,没能力就罢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