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章(2 / 2)

经的意义,更是去讲授这理解的出处。换而言之,就是增加了许多旁证博弈的内容。

&esp;&esp;徐京墨因为年岁小,被安排到了前排去坐,第一堂课的夫子便是擅长《礼记》的田夫子,他曾在九州的府学当教谕,后来不耐烦那些人情世故,便请辞离开了。

&esp;&esp;“诸君,既然坐在此处,定是准备走那功名路的。功名路,可不是一条青云路,一路上将会遇到无数的问题,遇到问题改如何?自是去解决问题,因此,乡试多了一种考题名为策问。”

&esp;&esp;策问是乡试和院试最大的区别。策问时常与时政相结合,许是一个案件,许是一个朝廷一纸政令,考察的是学子们的实际应对能力。回答策问可不是开口闭口“我觉得”,人的行事应当有所依据,而非随心所欲。

&esp;&esp;所以才说治经是基本,学子尚无能力去诠释一部经典,但是需的要深入理解经典,形成自己的形式准则,如此才能做到行有可依。

&esp;&esp;田夫子看着下面学子的表情,有些人不以为意,有些人似乎在思考,无妨,这话他们日后定会深有体会的,他点了徐京墨问,“你可知如何诠释一部经典?”

&esp;&esp;“学生所理解的诠释,一要断章句、二要通训诂、三要明义理。”

&esp;&esp;“你觉得容易吗?”

&esp;&esp;“极难。至今数百

&esp;&esp;年,有本事诠释春秋的著作不过三本,其他的虽有涉猎却并不被世人所公认。”

&esp;&esp;田夫子点点头,“然也。吾等读书明理,但是不是盲目从书。读天下书,去伪存真,寻求自己所认可的大道,如此才能走的更远。”

&esp;&esp;若是只会鹦鹉学舌,了不起就是举人,但是绝无可能再进一步。

&esp;&esp;田夫子的第一堂课,可以称之为“劝读书”,读的多、读的透,真的读懂以后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徐京墨喜欢这里,这里没有一家之言,有的只是方法论。

&esp;&esp;崇山书院的公斋是四人一间,只有甲级壹班的学子可以住两人一间的士舍。甲级壹班只有二十人,这二十人的目标都是进士。

&esp;&esp;徐京墨看着远处的甲级壹班的牌子,眼里迸发了些许名为“野心”的情绪。

&esp;&esp;回到自己的住处,他总算认全了自己的舍友了,分别是杜领航、左言和唐柳。

&esp;&esp;杜领航和谁都不说话,一直臭着一张脸。左言出自世家左家,也是年少成名的人物,他见徐京墨进来,首先开口,“在下左言,痴长你几岁,日后还请贤弟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来找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