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组长,已经基本完成了审讯。并且将口供整理了一下,上交到了局长办公室。
&esp;&esp;范克勤,华章还有沙青青每个人一份,开始看了起来。首先就是日谍暗杀组织成员的交代。一共九个人,死的人不算,还剩六个。不过他们却碰见了一个难啃的骨头。其中一个日谍分子,那叫一个大义凛然,为了所谓的“圣”战,那真是死不开口啊。关了一肚子,辣椒水,手指甲,脚趾甲全都拔了。两肋上的皮也用给扒了。最后又上了电刑,愣是一个字都没说。
&esp;&esp;这种小鬼子多不多?相对来说,真的不多。在整个抗战时期的所有势力,红党的招供率是最低的。这可不是为了美化,避免四零四什么的瞎说,而是事实。因为抗战的决心,保卫家园的决心,和革命的信仰,始终贯穿红党。而有了坚定的信仰后,人的意志力也会变得非常强大。因此,很多人就算被抓了,招供的比例也很少。
&esp;&esp;其次就是初期的小鬼子特务和初期的军统特工。最开始入侵的小鬼子无论是普通的士兵,还是特务,基本都被什么共荣啊,圣战啊,这种畸形的思想弄得一个个跟他妈畜生没啥区别,要不然为什么有的小鬼子以杀人为乐,还搞什么杀人比赛?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本身就是跟畜生一样畸形。是以最开始的那批小鬼子确实比较难搞。
&esp;&esp;初期的军统特工整个素质还是不错的,虽然比不了红党那么坚定的信仰。可是他们也有抗战的决心,也是愿意杀鬼子的。是以被抓后,招供的人虽然不少。可是呢,也确实有一些人,宁可死也不吐口。不过后来,就不行了。因为后来,国府抗战很不顺利,所以每每完成一个任务,都给予大量的金钱。甚至是你让你出一个任务,之前都会给你大量的钞票。许诺种种的奖励等等。
&esp;&esp;而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让人觉得,我是在为了金钱才战斗的。而靠金钱支撑信念,在这种残酷的战争中,可就不行了。因此,后期军统特工,很多被抓了之后,大量的投敌。也就不奇怪了。
&esp;&esp;不像是红党,是靠坚定的信念来武装的,这才会出现绝大多数人即便是被抓,宁可死,小鬼子就算是把自己弄残废了,身体完全崩溃,但是思想却牢固异常,绝不招供的情况发生。
&esp;&esp;要知道,这可不是个例。那些集中营,或者是关押人的一些监狱,魔窟里面,可是抓了不少红党人的,可是这里面的人,绝大多数都挺住了,每隔一段时间,就被小鬼子拉出去枪决一批。这可是事实,而这些人真是到死也不开口。你就知道用信仰武装的队伍,到底有多么的强大了。
&esp;&esp;这个小鬼子虽然看起来骨头很硬,但是没什么卵用。因为他就是个日谍组织的杀手。就算是了解一些情报,价值也不大。
&esp;&esp;而通过口供,被长沙局编号为一号的,日谍暗杀组成员,还真就是这帮人的头头。这小子非常善于行动。这里可不是指身手。当然,这小子身手确实也很强就是了,要不然也不可能在被打个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将一名长沙局的特工打成重伤。
&esp;&esp;还真让范克勤说着了,这小子指挥的九人暗杀小组。在别的地方,也有过很多次行动。在上海曾经干掉过,一个法租界的法国高级官员。因为这个官员,是很反对伪政府和小鬼子进入租界的。经过评估后,认为这个法国人是个麻烦,是以这家伙带着暗杀队,直接将这个法国官员干掉了。
&esp;&esp;当然,干掉法国人,在当时可不是小事……
&esp;&esp;第1749章
&esp;&esp;毕竟当时的小鬼子还不敢大摇大摆的进去。后来虽然把租界也再次还给法国人了,但那是故意的,为了做给别人看的。他们要是想进去,随时都能进去。
&esp;&esp;之后辗转多地,这个九人暗杀小组,辗转多地,专门搞暗杀行动。在不久前来到了长沙。话说长沙的风声还是非常紧的,无论是警察还是特殊部门,查的相当严。
&esp;&esp;是以他们一改作风,不在搞“明杀”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如果暗杀下去,比如说盯住一个目标直接,跟着对方到了某个地方,碰碰两枪下去,转身就走。事后调查就会根据目标的身份,死亡的场合,现场的情况等等,分析出这一看就是暗杀的。而暗杀,必然就是日谍的暗杀组织干的,或者是有大概率就是他们干的。
&esp;&esp;因此在长沙的行动,日谍暗杀组织的九人组头目,就一改风格,直接潜入目标家中,将目标家中的所有人全部杀死。然后呢,在将目标家里值钱的票子,或者是金银首饰之类的玩意带走。而且翻找的时候,也不怎么掩饰痕迹。如此一来,事后调查人就会根据这些痕迹判断,这是入室抢劫杀人案。
&esp;&esp;因为不是什么案子都是军统啊,或者是安全局来查的。绝大多数案子,首先是警察过来调查。而警察按规定首先侦查完现场,发现目标家里的人死了,然后值钱的物品也是不翼而飞。是以首先就会在心里偏向于入室抢劫杀人案。不会直接就往日谍暗杀组织的方面想。
&esp;&esp;另外,这种手法也能制造恐慌情绪。一个城市内,有人被入室抢劫,全家遭了秧。那普通的市民会不会不满?然后变成担心自己也会遭殃,尤其是有点家底的人家。跟着再次听到又有一家人被害后,会不会焦虑?从而疑神疑鬼的自己吓自己?
&esp;&esp;就是这样,日谍暗杀九人组,在一个多星期的时候,连续做下了几起案子。也确实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他们本想再加一把火,让长沙城内彻底的陷入恐怖情绪当中。
&esp;&esp;可是他们却没成想,这把火没等烧起来呢,反而把自己烧进去了。他们甚至至今都没想明白,这么短的时间内,对方怎么可能找得到自己一伙。
&esp;&esp;长沙局的人不可能跟他们解释什么,所以你只需要回答问题也就够了。在这伙日谍暗杀组织的头目口中,还得真的得到了一些关键性的线索。
&esp;&esp;那就是城北的那个在商贸公司上班的日谍,之所以能够过来跟他们接头,就是为了传达有价值目标的基本信息。也就是聂少宇家的信息。
&esp;&esp;看到这里的范克勤,注意到了另一条线上的日谍,为什么能够跟暗杀九人组取得联系呢?这里面肯定是有事的。或者说日谍暗杀组,本身就有能力,联系上在长沙潜入的另一组日谍情报组。
&esp;&esp;接着往下看去,果然,长沙局的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暗杀九人组的头目,以及那个联络官的口供当中,明显的交代了这一点。而且也能够相互印证的上。那就是日谍暗杀组织的头目,确实有办法联络上本地另一条线上的日谍情报组。
&esp;&esp;他让联络官早在几天之前,去登一份寻亲启示。地点就是长沙日报社。联络官刊登启示之后的第三天,果然,同样是在长沙日报上,得到了回信。这就说明另一条线上的日谍情报组,已经同意和他们联络。
&esp;&esp;在之后,按照约定好的暗语,刊登在上面。然后要求对方提供一份有价值的目标信息。他这面和另一条线上的日谍情报组联络的时候,当中还完成了之前最后一次的暗杀。
&esp;&esp;这才有了之后,暗杀九人组的联络官,在那家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