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个特别顽皮,哪几个格外老实,还有两个在读书这事上有些天赋的,要是能留他们在私塾里多读几年最好不过。
要是实在留不住,就请提前给他送个信,他们出去不管是学徒还是找活儿干,沈霁来想办法。
一张床上睡不出两样人,这话虽粗鄙但有时候却不是全无道理。沈霁看着不像当时的于氏那么着急,但其实鹿鸣村里所有去私塾里读书的孩子,他都记在心上了。
这次回来,那两个沈霁觉得读书有天赋的学生还剩下一个。
留下的这个年纪大些,留在家里算得上一个劳力,家里弟妹又小,他出去当学徒家里的日子就更苦了,倒不如留下来,农忙的时候干活农闲的时候读书。
没读的那个年纪小一些,是过完年之后跟着远房叔叔走的。他叔叔是个走南闯北的行商,生意做得不算大,但一年到头在外面飘着,赚的银子总比留在家里多。
“本来是要给沈秀才送信,那孩子爹娘给他在镇上谋了个差事,一年的工钱不少,但那地方……”
接替沈霁的私塾先生是镇上的一个老秀才,读了一辈子的书也没能考上举人。这些年一直都在镇上开了个小小的私塾,靠教些小学童谋生。
小私塾就那么大,一年也就赚那么点儿银子,什么塾长助教门子一概没有,就是老秀才教书,老秀才的娘子中午负责给学生们做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