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39章(1 / 2)

卢总捕头笑了一下,“只抓了几个地痞、刺头,但他们又都有不在场的证据,所以到现在为止,他们的案子,我们只能往他们的仇人身上查,问他们平日里都得罪了哪些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得罪的,他们又都说不出,没办法下,他们一个个的都撤案了。”

干得好!

董孝全笑了,“那成吧,此类小事,以后就不必报给本大人了。”

“是!”

卢总捕头和他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太子替皇上处理政事多年,朝堂乃至民间,多有赞誉。

原想着,从秦皇汉武乃至唐宗宋祖都没凑出的太子,会在他们大昭平稳上位,却没想,最后还是落到那样一副田地,谁不唏嘘?

如今……

哪怕暂时不能拿晋王怎么样,也不妨碍他们恶心他。

于是,晋王府的人到哪,顺天府的衙役就到哪。

这事不能瞒。

万一他们发现姓刘的……

想要报给晋王吧,可是晋王已经进宫了。

他只能特别煎熬的在外奔波。

皇宫里,太上皇还不知道,他宝贝似的疼了这么多年的儿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只知道,多宠些晋王,朝廷的风向就不会一边倒。

“……父皇您都不知道,王妃她有多糊涂。”

问候了老头子平日的睡眠、吃食等等,好像欣喜老头子身体硬朗的晋王在最后叹气,“前段时间丢了好几样宝贝,她居然还要报官。”

嗯?

太上皇的眼睛眯了眯,“丢了什么?”

“一副唐伯虎的画,一件哥窑的赏器,还有一个您当年赏的花鸟双面绣。”

晋王也是没办法。

他得先跟老头子以玩笑方式,把王妃丢东西的事说了。

这叫先下手为强。

要是董孝全先说……

哪怕没证据,老头子也会怀疑太子当年的事,与他有关。

“这要报了官,我这晋王府就成京城的大笑话了。”

他好像抱怨的道:“所以,刚听说这事,我就让人把报官的嬷嬷抓回来了。”

“……这几样东西,是真丢了吗?”

“应该是丢了。”

晋王道:“儿子后来查了,有人恍惚看到什么黑影,就是没想到,会有偷儿敢到王府偷东西。”

“还是得查一查!”

太上皇已经在心里,给了董孝全一记轻罚。

此人太过忠正,干什么都一板一眼,因为他已退位,他更倾向于皇帝那里。

同时也因为他带的这个头,皇帝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越发的多了些。

这是太上皇无法容忍的。

史书上,无权的太上皇,最后可都没有好下场。

他英雄一世,可不想最后也成为一个让人唏嘘的家伙。

“此事顺天府董孝全失职了。”

太上皇很满意儿子递来的这个理由,“戴权,告诉皇帝,就说朕说的,京城各种大案奇案频发,董孝全失职,罚俸一年。”

“……是!”

戴权偷偷瞄了一眼晋王,忙躬身应是,去通知皇帝了。

“父皇!”

晋王眉开眼笑,“您这样干,那董老头肯定又要怀疑,是儿子给他下蛆了,回头,他小心眼发作,肯定还要找儿子麻烦。”

“他敢!朕给你撑腰。”

父子两个笑哈哈。

又说起北边的将要轮流回来的有功人员。

“史鼎功劳不小,儿子听说皇上有意再起封爵的盛况呢。”

晋王朝老头子打听,“您说,他……”

“唔~,当年他爹就是个能干的。”

太上皇记挂他的老臣,“朕已经决定封史鼎为忠靖侯。”

“忠靖侯?”

晋王笑了,“这名字起得好。”他又提点道:“回头您还是让戴权去宣旨吗?”

皇上想把史鼎弄到他手下,却不料姜还是老的辣,只一招,不管是史鼎还是他,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自然!”

封侯的圣旨,太上皇都写好了。

史鼎是个能臣。

他在一日,当然是不想被皇帝拢了去。

皇帝也知道此点。

老头子防着他,但只要不糊涂,其他都是小事。

只要老头子写好了圣旨,他就给盖印。

以示他们父子同心。

二龙在朝,父子同心,也是宣扬教化万民的典范。

至于说董孝全被罚俸,多小的事啊?

皇帝压根就没管。

反正他穷。

臣子们太富,他也会眼酸的。

“董大人八成是得罪晋王了。”

皇后瞄了皇上一眼,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您要不问问。”

“有什么可问的?问多了父皇心里还不舒服,到时候老董会更倒霉。”

君臣一场,他就不给他添乱了,“不问,老董反而能放手施为。”

董孝全何等人也?

晋王在背后蛐蛐他,那就要做好被他针对的准备了。

皇上就愿意看董孝全在朝堂上喷晋王的人,“回头朕再找个机会,赏他一些东西就是。”

肯定比俸禄值钱就是。

这事太上皇教过他。

穷官、能官,要敲打着用,你越敲打,他们越能干。

回头你再赏个什么,人家能肝脑涂地。

“……您心中有数就好。”

皇后觉得皇帝最近太顺了,有些飘。

但他们这些年,难得能这么顺,她也不想煞风景。

“有数有数。”

皇帝笑眯眯的又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来,“看看这是什么?”

“银票?”

还是五万两的大票子。

皇后吃惊,“是忠顺王送来的?”

“对啊!”

皇帝把银票子往皇后手上的一塞,“江南那些盐商实在是有钱,这些个,回头你看着用。”

过年了,他和皇后也不愁打赏了。

“成!”

皇后笑眯眯的收了,“北边基本结束了,南边……也不会再打了吧?”

这?

皇帝的眉头蹙了蹙。

现在其实是个好机会。

南边蹦跶起来了。

大昭师出有名。

把他们先收拾了,以后再弄北边,就不用提心吊胆了。

只是……

想到他爹最后再赏谁谁什么爵,皇帝又有点不乐意。

可错过此机……

“这事朕还要好生想一想。”

北边的罗刹人,越来越猖狂。

据宁古塔将军报,金人被打得很惨。

“其实现在打,就当练个兵也不错!”

等到鞑靼和金人被收拾了,大昭大概就要直面罗刹人了。

皇帝站起来,“鸿胪寺陆怀中说,金人在寻求与我大昭的合作。”

皇后:“……”

这等大事,她并不敢插嘴。

“算了,朕去跟父皇说一说。”

被动等待,并不是个好办法。

皇帝朝皇后道:“父皇那里有好吃的,今儿你也不必等我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