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0节(2 / 3)

免现实的政治事件。这样四平八稳,却也失去了拔尖冒头的机会。

赋论一气呵成,杜中宵检查再三,并无差谬。感慨地微叹口气,这就是自己的最高水平了,不知最后能中几等。其实《顺德者昌论》,或者类似的题目,不只是杜中宵猜中,此时考试的举子中,还有不少人猜中了。因为最近几次科举,从“积善成德”到“大德日生”,连续出这类题目。但是赋论却再无一个人猜中,纯是杜中宵的运气。

最后把诗作完,卷子整理完毕,早已到了午后。杜中宵看看殿中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交卷离开,也不再磨蹭,恭恭敬敬把卷了交了上去。

出了东华门,却见韩绛正在那里等自己的兄弟,旁边站着王安石和苏颂闲聊。

见到杜中宵出来,韩绛远远拱手:“恭喜杜兄!”说完,突然仰天大笑。

杜中宵走上前来,一边回礼,一边笑着道:“此番侥幸,全托韩兄之福。”

韩绛道:“这是你的时运来了,天赐你俸禄,与我何干?当时一句话,别人听过就忘了,哪里会想到你会回去当作拟题,认真练习。你与我们谈过多次,哪个当真去练过?刚才我还问苏兄,没想到他也与我一样,没有专门去做这个题目。这便是天赐之福,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强求不来。”

苏颂也笑:“早知杜兄真能猜中题目,我们便一起做几篇锦绣文章,不定夺个状元。”

王安石也知道了杜中宵曾经向两人请教赋题的事,上前道贺。只是他对成绩淡然,没什么表情。

苏颂道:“不消说,天色还早,我们今日不醉不归。自入京城,杜兄一直忧心忡忡,生怕此次一举不中。这番连赋题都猜个正着,哪里还有不中的道理!”

韩绛连连摆手:“你们去订个酒席,我在这里等五弟,到时去寻你们。”

杜中宵看着天空,长出了一口气,高声道:“好,今日我做东,不醉不归!自离乡来京,不觉一年多,殚精竭虑,一心只想着中个进士衣锦还乡。今次题目是我多日练习过的,总有个出身跑不掉。一日得偿所愿,心中便如一块大石落地,人轻松许多。”

韩绛和王安石、苏颂几人考得都很顺利,神态轻松,听了杜中宵的话一起笑。韩绛最是轻松,他是有官在身参加科考,按此时不夺寒门上进之路的惯例,不能中状元。

杜中宵一直压抑的心情,终于彻底放松下来,真想长啸一声。考进士是自己在这个世界跨过的第一个难关,这一步跨出去,后面就看自己奋斗了。这一个出身,就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根本。

无冕之王

三月十九,殿试揭榜的日子,东华门外的几家酒榜挤得满满当当,都是在这里等消息的举子。

曹居成一个人在袖着手在街上徘徊,不时看一看不远处跟韩绛、苏颂、王安石等人坐在一起的杜中宵,微微摇头叹气。现在的杜中宵不是前两年可比了,这种日子,曹居成想找个坐到一起喝酒的机会而不可得。现在杜中宵的圈子,是曹居成接触不了的。

杜中宵几人心态轻松,一边喝着酒,一边欣赏着皇城外的明媚春光。几个人考得都好,自我感觉及第不成问题,只看名次如何。连续几次科考,进士的初授官在缓慢降低,高第有无穷好处。

在不远处,是此次状元呼声最高的杨寘和几个友人,意气风发。他国子监发解第一,省试第一,殿试再得状元,就可完成连中三元的传奇。

韩绛兄弟本有官身,没有中状元的可能,苏颂和王安石为人淡然,对状元不以为意,杜中宵一心想着自己能三等以内进士及第就已满足,纯以一种外人的心态看杨寘,觉得有意思得很。

正在这时,一个小厮挤到杨寘身边,俯身低声不知说了几句什么。

杨寘脸色大变,猛地一拍桌子:“不知何卫子夺吾状元矣!”

此话一出,周围一片寂静,他身边的人都怔怔地看着杨寘,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杨寘一愣,醒悟过来,知道自己失言,绝口不再提此事,只是气忽忽地喝酒。

话终究是传了出来,不多时,在这附近饮酒的人都知道,杨寘的状元被人抢走了。

韩绛听了这消息,也愣了好一会,才道:“杨审贤天下瞩目,省试第一,视状元为囊中物,此番被人夺了去,必然极恼。只是却不知是何人如此大才,此时横空出世,让他吃这一跌。”

说完,觉得甚是可乐,不由笑了起来。状元虽然荣耀,但实际前途并不比科举前几名强多少,还不至于拼命去争。只是杨寘吃这一次憋,别人看着好笑。

杜中宵道:“金榜还未揭出来,那个杨寘何以就知被人夺了状元?”

韩绛道:“他兄长杨察的岳父是晏相公,必然是出榜之前就知道了的。”

杜中宵点了点头,便不再问。这涉及到大臣泄露宫中机密,虽然无伤大雅,但议论总是不好的。这种事情人家可以做,别人不可以说,最少不可以在公共场合乱说。

经了这一个插曲,东华门外的话题,立即转换成了到底是谁夺了杨寘的状元。状元有些运气,但实力也必不可少,能让所有人服气的,其实并没有几个人选。而且这一届有些特别,文章做的好的人,很多早已出仕,有了官身,按规矩是不能够得状元的。比如韩绛,也是有力人选,但有官在身。

官宦人家的子弟,十五六岁便就恩荫得官,但很多并不出仕,一直考进士。直到近三十岁,实在考不上了,才会循恩荫之路做官。比如司马光,当然还有这一届的杨寘。杨寘埋头读书,一直等到今年,终于要出人头地了,最后却被人闷头敲了一棍,心中郁闷可想而知。

正在外面一片纷扰的时候,宫中御药院的内侍在门外揭榜,一众举子都涌过去看。

金榜排在第一的,赫然是杨寘,众人哗然。挤在人前的杨寘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种事情又不好问,只好强挤出笑容,分开众人,出了人群。

杜中宵挤进人群先找自己的名字,终于在二等中间看见,长出了一口气。前三等进士及第,四等进士出身,五等同进士出身,自己终于如愿以偿,得以进士及第。虽然押中了题,他自己估计,也只能在二三等之间,运气不好就是三等,好一些能上二等,在中间已是超常发挥了。只要进士及第,以后的前途便就不受影响,无非是初入仕时比一等官阶低上一些罢了。

苏颂和韩缜也都是二等,不过名次都在前面,与杜中宵算是同一档次。

韩绛一甲第三,王安石一甲第四,在他们前面的是榜眼王珪和状元杨寘。

看罢了榜,几个人挤出人群,韩绛看着王安石,微笑道:“杨审贤的消息得自晏相公,断然不会错的。只是不知出了什么意外,状元又换成了他,介甫不要介意。”

王安石淡然道:“状元御笔亲点,决自圣躬,我等又岂可擅自议论。”

韩绛点了点头:“介甫说得是。这一榜只有介甫吃亏了些,不在三甲,其余人应当都该满意。”

杜中宵道:“这两年来,我可说是头悬梁、锥刺骨,费尽了心血。能够进士及第,夫复何求!此榜于你们是意料之中,对我可是意外之喜。不消说,今夜我做东,不醉不归!”

韩绛一再说王安石吃亏,杜中宵已经隐约想到了不对的地方。杨寘的哥哥杨察是晏殊的女婿,晏殊是此时的枢密使,杨寘先前说被人夺了状元,必然是晏殊派人送来的消息。最后还是他的状元,只能说在最后关头,前十名送到皇帝面前,名次被改动了。

前几名中,王珪和韩绛一样,也是有官在身的,不能为状元。那么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