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团队,三家共同推进20n技术的研发,因为华腾、三星此前都毫无20n制程技术的储备和研究计划,而gf公司的20n技术实际上距离量产已经不远。
三家的后续方向稍有不同。
华腾电子在14nffet技术的攻关上,虽然也同意采用三重曝光,但因为和国内军工院所合作研发euv极紫外光刻技术,此前在比利时也和ic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有足够的把握直接在10n技术使用euv极紫外光刻。
三星缺乏这个优势,只能继续采用蛙跳战术跳过10n,直接切入7n和台积电、英特尔竞争。
gf公司本身就是华银财团的第二梯队,没有必要快速切入10n/7n的竞争,所以,完成20nfhp/hp技术攻关后,在同华腾电子、三星电子继续合作14nffet技术攻关的同时,继续深入攻关16n技术,争夺台积电和台联电的特殊市场。
英特尔、台积电之下,三星、华腾、台联电、gf其实就是全球半导体制程工艺的第二梯队。
在三星、华腾、gf达成第二梯队技术大联盟的基础上,华腾电子又和三星电子达成在京津冀合资投厂,和gf达成在珠三角合资投厂的协议,技术标准都是12寸圆晶28/20n制程工艺,前者会继续向14nffet制程衍生,后者则继续向16nfhp/hp制程衍生。
简单来说,华银财团帮助三星、gf融入大陆半导体的产业链,并且提供融资服务,从中获取回报。
徐腾3月18日赴韩,闪电签署协议,22日立即返回国内,直接前往沪州,签署投资协议,在嘉兴拿地投建28/20n制程的12寸圆晶厂。
24日返回江州,再度签署新的投资协议,继续拿地,投入700亿扩建江州it工业园,其中400亿用于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扶持基金。
什么叫融资扶持基金?
你用我的制程技术,跟着我的节奏跑,就给你提供贷款打价格战。
徐腾根本无意和江南省谈判,更无意和台积电谈判,他只告诉双方,他现在的态度很明确,宁可将这个产业玩到所有人都血本无归,也不会谈判。
有种,你们就来吧,他无所谓的。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华银财团和三星财团之间并非只有竞争,没有合作,2011年,三星集团转让旗下机械硬盘业务时,收购方正是华银财团旗下的易拓公司。
2002年,长城计算机公司推出易拓机械硬盘,很快就被外资巨头挤压的血本无归,2004年,华银财团悄无声息接盘,收购易拓公司支撑下去。
2007年,易拓收购希捷旗下的迈拓硬盘业务,一举弥补技术上的诸多不足,开始稳步成为国内机械硬盘的中游企业,2011年再度收购三星硬盘,最终在全球机械硬盘市场挤占了一席之地。
虽然全球机械硬盘市场一直在不断下滑,但是,总量依然很大,机械硬盘也依然拥有寿命长和读取率稳定的优势,适用于工业领域。
身为半导体芯片代工领域的追赶者,三星和华腾的技术交流实质上一直在进行,三星电子又缺乏通信技术专利,很容易被高通的通信基带要价,这些年也和苹果一样少量使用华腾的基带芯片,避免完全依赖高通。
在4g领域,三星和苹果更是大量使用华腾电子集团的基带芯片,试图以更快的速度摆脱高通依赖症。
这一下,情况变得相当尴尬了。
台积电肯定还是要到大陆建厂,问题是这个厂建成之后能撑多久,那就是未知数了。
徐腾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你来,我就一定打价格战,亏损几十亿也要挤掉你这个厂的利润。
台积电可以耗个几年,日月光耗不起。
海鸿的郭董和台积电是一丘之貉,想要通过联合台积电、日月光,增加奇美、友达在宁州的投资,胁迫华腾电子放弃芯片代工业务,减少在面板业的投资,现在还敢不敢继续下注,也是未知数。
徐腾也知道自己是在悬崖边跳舞,看似自信高傲,其实是冒着巨大的风险,但他确实扛得住这些事,很有耐心。
回到江州,他还是一如既往,有条不紊的安排工作,不紧不慢的按照他的节奏,在繁忙的工作和自在的生活之间游走。
享受工作的繁忙,享受家庭和朋友的快乐,享受成长过程中的练达与懵圈,享受这个三十而立之年,享受人生的第二个境界,向着知天命而去。
这一天的下午,在这个江州之春的时节。
徐腾在华腾大厦48楼的办公室,迎来了几位很特殊的客人,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长江大学的副校长,华裔美籍教授胡政明先生,以及江州新松半导体技术公司的董事长兼ceo蔡立新,副执行总裁兼技术总监梁麦松。
这三个人都是大有来历的。
江州和江淮省的7大985/211高校中,江科大、江工大、江理工都是典型的重理轻文,江科大、江工大更是985高校,在省教委的支持和调整下,三所理工类的综合大学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正好完整覆盖理工系的各个科目。
7大高校中,江医大、江师大属于典型术业有专攻,江州大学和长江大学则都是典型偏文科系。
长江大学以经济、财经见长,但在计算机、半导体、通信和生物工程领域,也一直是奋力发展,所以才会不惜成本的聘请胡政明担任副校长。
梁麦松则是胡政明的学生,台积电过去十几年的主力干将,半导体制程工艺领域的专家,蔡立新则是台积电的前ceo,曾被视作必然会接替张仲谋的人。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蔡立新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屡有失误,最终被拿下了ceo的职务,关进了冷清衙门。
2009年底,蔡立新确定没有机会重新回归台积电的权力中枢后,悄无声息在台积电内部招揽了一批人,以梁麦松为首,准备加入华腾电子集团。
这些事的背后当然有徐腾的支持,但是,华腾电子和台积电因为挖人的事,曾经闹的非常激烈,官司一直打到美国,所以,徐腾玩了新的招数。
徐腾通过江淮省半导体产业扶持基金,为蔡立新、梁麦松提供了2亿美元的创业基金,帮助他们创立新的新松半导体技术公司,开发新的架构,专注工业半导体及应用领域,为其他中小型半导体公司提供设计咨询服务。
这些都只是一部分啦。
实际上,华腾电子在28nhkg技术能够取得飞速突破,在2012年全面实现量产,也是靠这个团队提供的很多成熟技术。
台积电急就急在这里,因为蔡立新和梁麦松从台积电挖走的团队,基本就是台积电的主力,从40n到28n,到20/16n,一路搞过来的。
徐腾这一次又玩的很阴险,台积电聘请了最好的律师团队搜集资料,想要控诉,算来算去还是没有赢下官司的可能性。
没办法,华腾公司是吃一篑长一智,公司的法律团队很完善,早就从各个方面避免了被起诉的风险,而且从英飞凌、ib、ic、ad高价收购了一批技术专利,再和三星、gf交叉持有一部分专利,专门用于对付台积电屡试不爽的专利官司。
从2010年到2013年,新松公司这个团队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安然度过同业竞争法和合同限制。
徐腾现在就可以启动正式的收购协议,将整个团队,名正言顺的纳入华腾电子集团,大家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