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一十三章 90纳米做不到啊(2 / 3)

刻,成则成,败则败,一旦真被台积电在美国告倒,这家国内第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或许不会崩盘,但也彻底失去了前程。

华银财团在中芯集团的投资接近百亿美元,显然不能容忍这种局面。

即便如此,徐腾依旧淡定。

这是他的风格。

无论局势多么危机,他总是有种超然世外,悠然行走于乱世的气质。

很多人将这种气质视作贵族精神,因为徐腾的这一切财富,大多数都来自于家族,而非他个人打拼,个人攒出来的家业,在众人看来,他不懂其中辛苦,自然是不在意。

这就是贵族精神的本质。

徐腾甚至没有去办公室的茶座,就在张瑞京董事长的办公桌前坐着,让人倒了一杯茶,什么话都没有,静静的看着张瑞京,等他解释。

从2001年至今,徐家和华银财团累计拿出700亿rb的总投资,结果就这样……被台积电一纸诉状告到美国,要求中芯集团赔偿台积电50亿美元,同时还要封锁中芯集团在018微米、014微米、011微米和90纳米四个级别的技术平台,禁止应用相关的多达300份专利技术。

“理事长,他们绝对是诬告,我们在90纳米的技术……可能是有一部分借鉴台积电,但是,我们在014微米和011微米的技术上,完全是有国家认可的专利技术,只是没有去海外申请相关专利罢了。”张瑞京还在死撑,信誓旦旦的嘴硬,“这个事,我不打算妥协,要打官司,那就一直打下去。再说了,咱们和台积电的官司一直就在打,从2002年打到今年,前后三轮,从来没闲过。”

徐腾依旧没什么好说的,他又不是没有内部线报,因为他从来就不信任这个张瑞京,也不信任对方周边的那群台籍高管层。

徐腾看了看办公室里的其他人,包括陪同在这里的首席助理韩黛,示意所有人都离开。

众人匆匆而去。

徐腾没什么表情,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就这么平淡的喝一口茶,端着杯子轻轻晃一晃,问张瑞京,“你讲真话,台积电研发90纳米的技术用了多少科研经费?”

“二十多亿美元,如果我们完全从头起步,可能得翻一番。”张瑞京说了一句实话,点了根烟,很头疼,他也不信任徐腾,怀疑徐腾会操控董事会将他踢出局,让他背上所有黑锅。

“你当初到大陆,和我父亲见面时,身上带了多少钱?”徐腾将茶杯放下,看着对方的眼睛,不怒自威,不允许对方说谎。

“几百万……新台币吧!”张瑞京心里咯噔一声,知道自己猜对了,徐腾是要他背黑锅走人。

“现在身家多少?”徐腾继续问着。

“十亿吧……美元?”张瑞京忽然之间,就像是被扎破了窟窿眼的气球,什么都明白了,他本来以为徐家会继续和以前那样支持他。

现在,他终于意识到徐腾绝非徐总,徐腾对企业声誉的重视程度,显然要超过真金白银。

“和对方谈一个交易,可以支付专利费用,但要保留中芯集团继续使用相关技术的权限,哪怕继续支付一些成本也可以。”徐腾做了一个简单的决定,钱,他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企业的声誉。

“可以谈。”张瑞京原先准备了很多辩解的话,以及很多攻击台积电的话,现在全部说不出口。

明白人之间不说糊涂话。

徐家投入了很多资金,张瑞京将这些投资获利最大化,很少的钱投入科研,更多的钱投入设备和厂房,扩大产能,低价竞争,占据大陆芯片代工业务的7成市场份额。

台积电损失惨重,更惨重的是中芯集团这几年正在积极外拓,竞争海外订单。

在商言商,如果徐腾是台积电的老板,也会在全球市场和中芯集团打官司,狠狠打,打倒对方为止。

徐家在中芯集团700亿rb的投资,换回来的是价值300亿美元的市值,以及一年十亿美元级别的净利润,单纯谈利润,相比在芯片设计、面板和存储器领域的投资,芯片代工是徐家和华银财团在半导体产业投资中的唯一亮点。

这个事实,徐腾是承认。

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手段,开局之初,为了尽快立足,自负盈亏,使用一些不道德的商业手段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个道理,徐腾也是承认的。

对徐家和华银财团来说,张瑞京从一开始就被视作随时可以放弃的棋子,一个很合格的背锅侠。

“那就谈吧。”徐腾没有别的话要说了,这就是他的命令,用张瑞京的离职和现金解决问题,确保中芯集团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哪怕在90纳米级的技术上做一次让步,支付高额的技术费也是可行的。

“对了,在45纳米的技术上,一定要以自己为主,我在华微电子公司做了一些布局,同国内的其他科研单位合作进行……基本上,国内能拿出手的几家科研单位都参加了,中芯集团现在加入也来得及。”徐腾又说了另外一件事,一件从未让张瑞京知道的事。

2006年,徐腾从北海系手里夺取华微电子的控股权后,立即私有化,重新注入资本,联手中科院和其他几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工艺研究所,联合进行45纳米的技术攻关。

因为涉及到的几家单位中,有两家是军工系统的科研所,这些信息是高度保密的。

徐腾付账,30亿rb如流水,具体花在什么地方,他都没有权限过问。

据说,别说是45纳米和90纳米,014微米的技术水准还在攻克过程中,即便完成技术攻克,民用市场的空间也很小,只能解决军用需求。

毕竟是从无到有的第一步,014微米突破成功的话,下一步就会直接瞄准45纳米跨越式发展,再下一步是23纳米。

“行。”张瑞京其实没有搞明白徐腾的意思,但还是先答应下来,也没有想到徐腾会另起炉灶,说明徐家对他的不满,不是今天有的,很早就非常不满了。

他知道徐家对他不满意,可他有业绩担保位置,也不在乎,一边拿着徐家的资金,一边调侃徐家“厚道”,现在不调侃了。

因为他总算是明白了,徐家对他和中芯集团的不过问,是以随时让他出局背锅为前提的。

“我的意思是说,你可以带走一些人,重新组建一家新公司,徐家会安排其他渠道投入资金。”徐腾要说的话,全部说完了,这就起身,最后看了张瑞京一眼,若有所指,“保重吧,张董事长。”

“多谢,真的是多谢。”张瑞京双掌合十的拜谢,不敢和徐腾握手,人,总是到这种时刻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卑微。

徐腾没有别的话要说,这就真的离去,乘坐直升机返回东方海外大厦,回到华腾公司在沪州的总部。

中芯集团的事,他从来就没有管过,如果不是台积电试图直接和他谈判,他也犯不着亲自过来,给出自己的谈判底线。

他知道,这件事并不会到此为止。

台积电直接来找他,其实是断定盗窃台积电技术的幕后主谋是他,要是有足够的证据,台积电绝对会连同华腾公司一并告到美国。

所以,台积电的诸多价码只有一个目标,逼迫华银财团放弃在芯片产业的投资。

大陆是国际芯片产业最大的市场,已经没有之一,台积电想要生存,想要发展,最大的死敌就是中芯集团幕后的华银财团。

徐腾的判断一贯很准。

果不其然,几天后,台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